士人的“文武分途”
武人從士人中獨立出來,是文人獨立的前提。南宋王炎感慨兩宋:“文武分為兩途,士大夫不服習于騎射,而軍旅之士屬之武夫,士有談兵者,人必笑之!保ā峨p溪類稿》卷21)唐最初實行府兵制,尚有古之遺意,但“唐有胡風”(陳寅恪語),多用胡兵胡將,后來又兼行募兵制,更造成了武人中品類不齊,不通漢文化者居多,他們的軍官逐漸從漢族士人隊伍中獨立出去。武則天時期,科舉考試中增加“武舉”一科,不久又樹立與孔子并立的武圣人,東西兩京建立“太公尚父廟”,祭祀齊國姜太公。樹姜太公為武圣人,享受與文圣人孔子同等規(guī)格的待遇,武人有了精神歸屬神,說明社會對于武人的重視,也標志著武人的獨立,其結果就是此后的“安史之亂”及藩鎮(zhèn)割據。
此前“文武不分”是因為士人有天生的做官權利,世族豪門的子弟在兩漢的察舉制度和魏晉以來“九品中正”制度下,是不容爭議的士人?婆e制度最初就是為了矯正這種不平等,為寒門或庶族地主出仕打開一扇門?婆e制度,在隋唐的目的是“取士”(選拔有做官資格的士人),給寒門子弟一個出頭的機會。唐代是禮部主持科舉考試,通過考試取得做官的身份,再到吏部參加“關試”,關試考“身言書判”,這一關過了才是官。應考者通過了科舉考試,可能通不過關試,要想做官還有多種選擇,如從軍立功異域,或應聘到幕府受到地方大員的推薦保舉也一樣有機會。在這種情況下,“文武兩途”不可能劃分得很清楚。
宋代隨著世族豪門的解體,天然有做官機會的人越來越少,因此科舉考試發(fā)生從“取士”到“選官”的演變,禮部、吏部二試合一,一考定終身,中了進士就可以做官了,而且是文官。
宋朝自開國以來,有懲于唐中葉以來的武人擁兵自重,重文輕武,并形成風氣,這也進一步促進了文武分途(可參見拙作《水滸識小錄·武舉、武監(jiān)、武學生》)。宋代的“文武分途”日益成熟,即使在外患頻仍時期,這種秩序也沒有打亂,棄文從武者也是極少數(shù)。
讀書人的不同出路
從現(xiàn)代教育角度看,古代教育所培養(yǎng)的都是文科生。從其知識結構看每個人都能成為文人,但由于其受教育程度不同,材質有高下、命運有否泰,出路結局也有很大差別。最幸運的是考中進士,進入官場,從此為文作賦、吟詩填詞成為娛樂或業(yè)余愛好。次一等的,奔走貴官豪門,或做幕僚、幫忙、幫閑。第三等的,則就業(yè)于宋代興起的文化產業(yè)。第四等的,流落江湖,成為游民知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