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修復專家錢青——
沒依據不能做除非看到實物
上博的青銅器修復和陶瓷修復都是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有非常嚴格明確的師承關系。
說起文物修復,很多人都覺得是從清宮里傳出來的。上博的青銅器修復如果要上溯流派,的確傳自宮廷。青銅器修復專家錢青介紹,據說祖師爺是清宮造辦處的一個太監(jiān),帶了幾個徒弟,之后這門手藝才慢慢流傳出宮,其中有一位叫做王德山的師傅,把手藝傳給王榮達。王榮達把這門手藝傳到上海,他在上海博物館從事青銅器修復和仿制工作長達30年,也是上海這一脈的祖師。王榮達在上博收過幾個徒弟,其中有顧友楚和黃仁生,而黃仁生正是錢青的師父。
上博修復堪稱完美
算起來,錢青已是上海這一脈的第三代了。她19歲從上海工藝美術學校畢業(yè)后進入上博工作,從事這行23年,再往下,她也要帶徒弟了。
錢青以前學的專業(yè)是雕塑,也會刻翡翠,對大的造型能力和細致的紋飾雕繪都有基礎,但真正的手上功夫,還是進館后由老師傅們言傳身教帶出來的。
老師傅怎么教?剛過來前幾個月,師父不教手藝。干什么?先做工具!安幌瘳F(xiàn)在修復工具都能買到,我們一開始連刻花紋的刀都要自己打,從一根鋼棍開始敲,敲敲打打整整三個月。"錢青說。
不過,制作工具,也是在練基本功和耐心,這對于文物修復很重要。那時候,老師傅都有自己的絕活,很多技術都是偷學來的。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學習沒有訣竅,只能多看、多想,自己多做,不停地練習,不斷地感悟。悟到的就留下,悟不出就離開!斑@些就是手藝活,現(xiàn)在用的很多先進的修復設備,像激光除銹、3D打印等,都可以借鑒,但在實際操作中,還是以傳統(tǒng)經驗為主,結合現(xiàn)有的技術手段和新材料做研究對比,找到更多更好的修復技巧,重要的是把這些融匯貫通!卞X青說。
談到青銅器修復,上博的青銅修復技術不僅在全國領先,而且以精致完美著稱。能做到修舊如舊,同時又可逆。很多外地博物館和海外的收藏家都會拿青銅器交給上博修補。
殘破青銅器在上博庫房有許多
眼下,錢青手里有一件殘破不堪的青銅匜,胎薄、碎得厲害,有多處缺損,這是她幫其他博物館修復的。匜是一種水器,現(xiàn)在看起來銹跡斑斑,但仔細觀察,仍能發(fā)現(xiàn)上面的細小花紋。錢青判斷,做好除銹后,應該是件非常漂亮的青銅器。對方要求做完美修復,按照傳統(tǒng),從做泥胎造型開始,然后翻石膏、刻紋飾等,最起碼要花幾個月,F(xiàn)在盡管有了可逆材料樹脂,節(jié)省了澆鑄時間,但其他環(huán)節(jié)一個不能少,而且銅器的紋飾是對稱的,缺損其中一半,另一半只能重新刻,時間很緊張。“其實運用電腦技術,可以用鏡像復制技術建模然后3D輸出,這樣省時省力,但這件青銅器的紋飾非常精細,在精細度上,目前的3D打印技術還達不到!卞X青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