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藝術是一種宗教文化,取材于佛教故事,興于魏晉,盛于隋唐。石窟藝術也是佛教藝術,它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它所創(chuàng)造的佛像、菩薩、羅漢、護法,以及佛本生的各種故事形象,都是通過具體人的生活形象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它吸收了印度健陀羅藝術精華,融匯了中國繪畫和雕塑的傳統(tǒng)技法和審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漢化過程,是研究中國社會史、佛教史、藝術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貴資料。
河西走廊是歷史上世界幾大文明或東傳或西漸的必經(jīng)孔道,特殊的區(qū)位優(yōu)勢使之成為佛教傳播的中心地區(qū)和中轉(zhuǎn)站。中原發(fā)生了“永嘉之亂”之后,到五胡亂華的十六國時期,北方兵荒馬亂,而河西走廊因為地處偏遠沒有受到太多沖擊,成為和平籠罩的亂世“避風港”。在當時的長安,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秦中川,血沒腕,唯有涼州(武威)倚柱觀。”河西走廊的武威、張掖、酒泉、敦煌作為相對安定、平靜的所在,大量人口遷徙至此。尤其洛陽以西及關中等地的士族大夫,達官顯貴、文人墨客、能工巧匠大量遷徙至河西走廊一帶,公元412年,當時的北涼都城姑臧(今甘肅武威),集中了諸多高僧,其中不少人在此從事佛教傳播和經(jīng)典翻譯。
除了資助翻譯佛經(jīng)外,北涼國的締造者沮渠蒙遜還大興土木,修建寺院。此刻姑臧城內(nèi)的偉殿高塔,正是他一手締造的“人間佛國”。然而沮渠蒙遜意識到,相對于土木建筑,石頭無疑更為堅固持久,建造石窟可以令佛教長久留存。于是他開始命人在姑臧周邊勘察地形,選擇適合開窟造像的地點,最終選定在城南百里之處的天梯山。或許,沮渠蒙遜沒想到,他主持開鑿的天梯山石窟,開啟了中國石窟營造的一個重要模式——皇家模式,也就是朝廷推動石窟的開鑿。后世中原最重要的兩處石窟——云岡石窟和龍門石窟,也正是在皇家的大力推動下,才迎來了石窟建造的高潮。
天梯山石窟
“漠漠青冥不可梯,梯山高出辟層蹊。朝天有路風云合,隱霧何人竹不棲。玉塞萬年憑作障,泉源六出各成溪。振衣千仞曾尋夢,一覽青川綠樹低!边@是清代詩人對天梯山石窟的描述,天梯山石窟位于武威市城南約50公里的中路鄉(xiāng)燈山村。因山道崎嶇,峰巒疊嶂,形如懸梯,故名。天梯山巔白雪皚皚,常年不化;山間泉水叮咚,草木叢生,風光綺麗,“天梯積雪”為涼州八景之一。天梯山石窟也稱大佛寺,始建于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距今約有1600年歷史。天梯山石窟是我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也是我國早期石窟藝術的代表,是云岡石窟、龍門石窟的源頭,在我國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喻為“石窟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