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了,每次做完一件活兒以后,王有亮從來都坐得住。
年輕的時候,經常是因為被要求返工,坐那兒琢磨哪兒錯了,心里委屈。如今,活做好了,王有亮老是覺得哪兒還不完美。
經常,他就坐著,對自己修復的器物看,皺著眉頭琢磨。別的同事進門看到了,仔細圍著端詳半天,說補得挺好啊,都沒看出修過哪兒啊。王有亮這才心里舒坦了。
給國寶延年100年
修復一件青銅器,步驟繁雜,哪一項是最難呢?
王有亮說:“道道都難!
別說修了,一般人不揣著本《新華字典》都很難順暢地讀出他修復的文物名稱。
不信?您試試這個:
罍瓿甗不簠兕認觶識。
他扶著腰站起來,跟屋里慢慢踱著步,介紹青銅器修復過程:
第一步是清洗。
被送來的青銅器大多已經殘破了,碎片上的黏附物有沙子、泥等等,要用超聲波設備一點點地清洗干凈。
第二步是拼接。
對于特征不明顯的殘片,得耐心地給它們“找鄰居”,看碴口、弧度、薄厚、銹色,對上一個就做上記號。如果是兩件或幾件器物的碎片混在一起送來的,那拼起來就難上加難了。
今年年初,青銅器修復室接了一批河南送來的青銅器。有兩件,碎成了100多片。王有亮打開電腦,調出類似器形的照片,一點點兒地拼。他說,還有比這更碎的。“碎渣子也不會隨便丟了,都是收集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第三步是整形。
殘片有變形,沒辦法嚴絲合縫地拼接上!皟扇甑奈锛|地都變了,分量明顯變輕。有些幾乎沒有銅性了,都礦化了,稍微一弄,就毀。整形就怕礦化,要先給它本體加固!
第四步是焊接。
如果找到一塊就焊一塊,那肯定偏出去了,永遠對不出一個完整的圓。得先找到大約四分之一的殘片,點焊,把它們暫時固定歸為一組。四五組都湊齊了,再點焊組裝在一起,進行微調。磨的就是功夫。一點點地,不能圖快,整體形狀就差不多回歸本體了。
第五步是補配。
每件修復的青銅器,或多或少都有缺失,如果是帶花紋的,就用銅板鏨刻。如果是高浮雕的,就得配鑄了,用對應面翻模子,鑄造。
最后一步是做舊。
就是調色,把修補的痕跡藏起來。
每一次,一堆青銅殘片,就這么復原成一尊雄渾壯觀的古代大器,再現數千年前的神采。修復師需要付出的汗水絲毫不比鑄造一件少。累得腰酸背痛,卻幾乎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功勞。
值不值?
“值!”但是說起怎么值,王有亮憋了半天,“心里特興奮、特舒服、特有成就感。”
工作三十余載,他成了青銅器修復業(yè)內有名的專家,修復過不少國之重器。不過他跟師父一樣,幾乎從不主動提,非得你追著問,他才偶爾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