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關(guān)的兩處德政牌坊,其中一座屬于愛新覺羅·國歡,他是隆昌歷史上唯一一位皇族縣令。在任時,他從自己的俸祿中拿出錢來支援學(xué)校建設(shè),改善學(xué)生生活,還免去百姓一升或數(shù)斗的稅糧,因而,牌坊正上匾刻有“宣慈惠和”的評價,說他的仁慈之德,散播到了整個隆昌縣境內(nèi)。
愛新覺羅·國歡的牌坊最頂端的剎間部位,雕刻了一只站立撒尿的公猴,雙手還捧著一方官印!肮铩钡摹昂铩迸c“侯爵”的“侯”是諧音,這是黎明百姓對于好官的衷心祝愿,希望他能“立便封侯”。
另一處德政牌坊屬于李吉壽。他為保地方的平安,采用了編甲練團、寓兵于農(nóng)的方式將農(nóng)民都武裝起來,白天下樓干活,晚上便進行操練,保得了一方安寧。
一個地方官員在其任職的地方被立坊傳頌,是莫大的殊榮。只有經(jīng)過士民上表請求,皇上“恩榮”降旨后才能為他們建造牌坊。這些地方官,無一不是勤政愛民、清慎廉潔的好官、清官。
“巴蜀鬼才”魏明倫參觀完隆昌石牌坊之后,寫下《牌坊賦》,贊道“雖然七品令,何止百里才”,又喟嘆“個人賢德,難治王朝腐。坏壑屏痈,終歸大廈崩坍。觀一群德政牌坊,嘆千年清官情結(jié)”。令人動容,也發(fā)人深思。
青石“言語”,善義翰墨芬芳傳古今
按大清典律,凡士民人等為公益事業(yè)捐助一千兩銀子以上者,可以請旨建造功德坊。隆昌現(xiàn)存功德牌坊有兩座,即郭玉巒功德坊和郭王氏功德坊。
郭玉巒本為隆昌縣云頂鎮(zhèn)人,濟貧、助學(xué)、建橋、修路,一生行善,卒于咸豐年間,享壽84歲。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其曾孫求得圣旨為其建坊。
郭氏家族是500年世家,川南首富,郭玉巒心懷大愛,經(jīng)常救濟貧困鄉(xiāng)鄰,并在家中常年設(shè)有郭氏義館,專門接收貧窮子弟讀書受教育,并提供食宿。逢科舉考試之年,還要資助考生上京趕考。
劉光第任縣令時,郭玉巒捐出一千兩白銀在縣城南、北兩關(guān)修建了兩個棲流所,專門收留流浪人員和逃難的災(zāi)民。鑒于他做了利國利民的大善事,清代著名書法家、“隆昌三范”之一的范云鵬(另為其父范泰衡、其叔范泰亨),在他牌坊正上匾題寫了“樂善好施”四個字。
仔細一看,其中的“善”字寫“錯”了,第四橫上面少寫了兩點。大書法家犯了低級錯誤嗎?顯然不是,上牌坊的文字都經(jīng)過細致推敲打磨,他是仿照唐朝書法家顏真卿在“多寶塔碑拓片”中“善”字的寫法,寓意如果善字全部寫完,不就說明善事做盡了嗎?善無止境,善事永遠都做不完的,留一兩點,這樣世世代代可以循著先人的足跡,繼續(xù)做善事了。
隆昌的石牌坊除了對官員與善者進行“表彰”“廣告”,還有的是對孝子、烈女甚至百歲老人立坊致意。其中,供奉大禹的禹王宮山門坊為清康熙年間,從湖廣移民來四川的大商人集資修建。禹王宮山門坊雕刻華麗精美,更因其“劍走偏鋒”久負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