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中國古代建筑的特點
1)建筑材料:木材
2)結構方式:框架式結構: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
3)空間布局:靈活。承重與圍護結構分工明確。
4)單體建筑構件:標準化。模數(shù)制。
5)平面布局:內向含蓄,多層次,均衡對稱。
6)創(chuàng)造斗拱結構形式
7)運用色彩裝飾手段
7、中國古代聲調規(guī)劃的類型:
市里制:以隋唐長安城為例,區(qū)劃整齊,其平面呈長方形,宮城置于郭城北部正中,北連禁苑,南接皇城。宮城皇城以外為里坊區(qū)。并設東西二市。
街巷制:北宋后拆除坊墻,居民區(qū)由原坊內小街發(fā)展成橫列的巷(胡同),商業(yè)沿城市大街布置。
8、中國古代城市規(guī)劃的特點:
1)按照一定的制度進行和設計,這些制度對隋唐以后都城的規(guī)劃布局產(chǎn)生很大影響。
2)重視城市的選址:依山榜水。
3)以方格網(wǎng)街道系統(tǒng)為主,區(qū)劃整齊。從戰(zhàn)國到北宋初年,實行市里制度。北宋中期以后,采用街巷制。
4)采用中軸對稱的平面布局,宮室、壇廟等重要建筑皆位于中軸線上。
5)重視水源的利用和城市的綠化,引水入城,種植花木。
9、古長城建筑:
秦長城:起迄地點:臨洮——遼東
漢長城:起迄地點:莆昌海(即今羅布泊)——遼東
明長城:起迄地點:嘉峪關——鴨綠江
結構:城墻、敵臺、烽堠、營堡
重要段落:北京八達嶺長城、灑北金山嶺長城
重要關隘:山海關、居庸關、嘉峪關
10、宮殿建筑的起源與沿革:
先秦:特點:以門道、前堂、后室為中軸、東西配置廂房的封閉性院落;著名宮殿:河南偃師二里頭宮殿、陜西岐山鳳雛宮殿遺址。
秦漢:特點:大宮中套有小宮,而小宮在大宮中各成一區(qū),未央宮的前殿成狹長形,殿內兩側有處理政務的東西廂;著名宮殿:長樂宮、未央宮、建章宮。
三國、兩晉南北朝:特點:在大朝太極殿左右建有處理日常政務的東西堂。
隋唐:特點:依據(jù)軸線與左右對稱的規(guī)劃原則,并附會了《周禮》的三朝制度;著名宮殿:太極宮、大明宮。
宋:特點:在城南面中央的丹鳳門前設御街,街的兩側建有御廊;著名宮殿:北宋東京城宮殿。
元:特點:繼承唐宋的宮殿傳統(tǒng),保持了游牧生活習俗及喇嘛教建筑、西亞建筑的風格;著名宮殿:元大都宮殿。
11、明清宮殿的布局與陳設
1)布局:
A、中軸對稱:中軸線上的建筑高大華麗,軸線兩側面的建筑低小簡單。
B、左祖右社:a、左祖:在宮殿左前方設祖廟,帝王用來祭祀祖先。b、右社:在宮殿右前方設社稷壇,帝王用來祭祀土地神、糧食神。C、前朝后寢:a、前朝:帝王上朝治政、舉行大典之處。b、后寢:帝王與后妃們生活居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