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上身:砌筑標(biāo)準(zhǔn)一般比下堿降低一個等級,厚度比下堿向內(nèi)退進(jìn)一個距離,稱為退花堿,寬度為6~8mm。山墻上身一般有正升,整磚露明正升為3/1000~5/1000,抹灰做法正升為5/1000~7/1000。
③簽尖:分為有拔檐的簽尖做法和無拔檐的簽尖做法。在有拔檐的簽尖做法中,該部位由一層拔檐磚和簽尖兩部分組成。簽尖高度約同外包金,做成斜面。
懸山建筑的山墻:
懸山建筑山墻有三種構(gòu)造形式。
①露明梁架式山墻:墻體砌至兩山梁柁底部,梁以上露明,山花、象眼處的空當(dāng)用木板或陡磚封堵。
②五花山墻:墻體沿著排山柱、梁架、瓜柱砌成階梯狀。
③整體式山墻:墻體一直砌到椽子、望板下面。
第①、②種構(gòu)造做法與廡殿、歇山山墻相似,第③種做法與硬山建筑相似。
硬山建筑的山墻:
硬山式山墻的基本構(gòu)造從臺基向上是由下堿、上身、山尖和山檐四大部分組成。
(1)下堿:也叫下肩、裙肩。一般為檐柱高的3/10,并以砌磚層數(shù)為單數(shù)定高。其厚外皮應(yīng)與墀頭外皮平。而背里磚里皮線,若為普通建筑的山墻,則與山柱里皮在同一直線上;對較重要的建筑應(yīng)較普通里包金大1/4山柱徑。背里部分靠柱子的磚要砍成六方八字形,兩塊八字磚之間的距離叫“柱門”,柱門最寬處同柱徑。比較講究的房屋都是采用干擺磚墻砌筑,稍次的用絲縫磚墻,最節(jié)省的做法是兩端用三出三進(jìn)做法,中間干砌或漿砌虎皮石墻。對比較重要的建筑,下堿最上一層采用腰線石。
(2)上身:是指山墻的中間部分,墻厚較下堿的里、外皮退進(jìn)一個距離,稱“花堿”,花堿的尺寸一般為1/10~1/6磚厚。上身所用磚料一般較下堿低一個檔次,較重要建筑也可以與下堿砌法相同。當(dāng)上身采用干擺、絲縫、淌白墻三七縫(三順一。┢龇〞r,在正對正脊的地方,應(yīng)每隔一層砌一丁頭磚叫“座山丁”。在小式建筑中,上身多采用“五出五進(jìn)”、“圈三套五”和“池子”做法,墻心多用較粗糙材料砌法,“五出五進(jìn)”軟心的外皮要較四角退進(jìn)1~1.5cm。上身里皮用料一般都較外皮粗糙。如果下堿里皮采用抹灰做法,上身里皮不退花堿。當(dāng)有排山柱時,山柱與金柱之間,被分隔的山墻里皮稱為“囚門子”,囚門子做法可同廊心墻,也可與普通山墻做法相同。若采用落膛心做法,又稱它為“栱盤心”或“圈套子”。
(3)山尖:它是指墻身最上的三角形部分。大式建筑的山尖墻身一般與上身做法相同,小式建筑中當(dāng)上身墻心是碎磚墻心,山尖采用整磚砌筑時,叫“整磚過河山尖”,簡稱“過河山尖”。過河山尖一般從挑檐磚或挑檐石以上或盤頭中荷葉墩同層開始。過河山尖的擺砌形式需同下堿一致,如采用三七縫法則山尖正中須隔一層砌一“座山丁”。山尖墻的里皮面,瓜柱之間被橫梁分割成矩形塊的空當(dāng)叫“山花”,瓜柱與椽子之間形成三角形的部分叫“象眼”,對山花、象眼的砌筑稱為“點(diǎn)山花”、“點(diǎn)象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