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簡稱川或蜀,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將地處今四川盆地一帶的川峽路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稱為“川峽四路”或“四川路”。其間設四川安撫制置使、四川宣撫使等官職,后來簡稱“四川”,四川由此得名。
四川在距今25000年前開始出現人類文明,并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形成了以寶墩文化、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為代表的高度發(fā)達的古蜀文明。古蜀文明與華夏文明、良渚文明并稱為中國上古三大文明。
人們常說:“衣食住行”,“住”在人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民居既是民俗的體現又是經濟的反映,各地民居的形式有很大的差別,四川其民居形式確有許多與其他地區(qū)不同之處。
四川省境內河川縱橫,長江在三峽以上稱川江,自宜賓以上又稱金沙江,自西北青藏高原而來,從西至東橫穿盆地南部,雅礱江、岷江、沱江、嘉陵江、渠江、烏江、涪江等十余條支干流,注入長江,水力資源極為豐富,又兼舟揖交通之便。成都平原因有都江堰灌溉之便利,自古號稱“天府之國”,富庶甲于天下。
全川地理特征豐富多樣,平原丘陵、山地高原、草地湖泊等兼而有之,名山大川精彩紛呈,自然景觀中外稱譽。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夔門天下險,劍門天下雄,九寨天下奇,都堪稱世界一流風景大觀,巴山蜀水,地靈人杰,成為四川山地民居多彩襯映的底景和生長的根基。
四川民居作為古代巴蜀建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源遠流長,在獨特封閉的自然環(huán)境中,其風格極富地方特色,自成體系。但在悠久的歷史演變發(fā)展過程中,又與外界各地有著豐富的文化交流,特別是伴隨著歷史上的人口遷徒和王朝興衰更替,反映在民居建筑文化上又表現出與中原及其他地區(qū)建筑文化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交融的多樣性特征。
川內人口密集,城鎮(zhèn)鄉(xiāng)場眾多,漢族民居的分布從聚落形態(tài)角度論可劃分為三種方式,一是縣城以上的城鎮(zhèn)民居,二是區(qū)鄉(xiāng)以下的鄉(xiāng)場民居,三是廣大農村民居。前兩類為街坊聚居式,后一類為自由散居式。
四川山地民居,即使是院落天井封閉的外觀,因多數采用穿斗木構架體系、仍表現出輕盈靈巧素雅的風格。屋頂多為出檐較大的懸山式,小青瓦覆蓋,歇山式屋頂使用較少。墻面多為竹編夾泥墻套白,與深棕色的木構架形成強烈而有趣的對比。墻面也有采用木板壁的,素面罩油,十分樸素。屋面桃檐深遠,常出挑—至二個步架,達一米或一米五以上。
出挑方式多用單挑和雙挑,個別甚至達三挑的。有的是出挑加挑斗童柱,有的出挑加撐弓。出挑花樣做法頗多,常常成為外觀別致的形象。山面除了寬大挑檐外,有的還加眉檐以防風雨侵蝕墻面,或添建偏廈,使外觀造型活潑生動。因此,懸山頂、小青瓦、穿斗架、夾泥墻、大出挑等手法是四川民居常見的造型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