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阜郁然孤起的郁孤臺,可謂是承載李勉忠心愛國為民的一座豐碑。蘇東坡等歷代文人騷客登臨題詠,而一代詞圣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更使贛州郁孤臺聲名遠播海內外!坝艄屡_——辛棄疾”,這絢麗的歷史文化名片不僅屬于贛州,屬于江西,更是中華民族的一個文化符號。
1、郁然孤起,故名“郁孤臺”
唐寶應至大歷年間(763年-766年),李勉被貶任虔州即贛州刺史時,在贛州城西北部天螺嶺(又稱賀蘭山、田螺嶺)上建造郁孤臺。臺分三層,高4.2余丈即14.1米,面積24.75平方丈即275平方米。“郁”在這里為文采郁郁的意思,“冠冕一郡之形勢,而襟帶千里之江山”,因高阜郁然孤起,故名“郁孤臺”。據記載,郁孤臺建成,李勉登上郁孤臺,百感交集,“登臺北望,慨然曰:余雖不及子牟,而心在魏闕一也,郁孤豈令名乎?”因此,郁孤臺又曾經更換過臺匾為“望闕臺”。北宋名臣虔州知軍趙抃介紹郁孤臺名時說過:“群峰郁然起,唯此山獨孤,筑臺山之巔,郁孤名以呼。”它在唐代宗年間即李勉為州刺史時已聞名遐邇,稱為江南名樓,當之無愧。
郁孤臺
李勉是唐代李氏皇室后裔,為人正直,身居高位且禮賢下士、惜才親和,為政清廉簡易,是宗室大臣的表率;他不愛錢財,做官至宰相,不僅不盤剝吏民,而且所得的俸祿也多周濟了親戚鄉(xiāng)親,去世時,沒有積蓄。李勉被貶虔州亦如此親民為民。
2、李渤名聯(lián),第一個歷史文化高點
唐長慶年間(821年-824年),著名白鹿洞書院奠基人李渤任虔州刺史,勤于政務,體察下情,為民請命,為贛州百姓免除田賦賦米2萬石(1石為120斤),廢冗役即繁雜的事務勞役1600人,移稅錢200萬,深受贛州百姓愛戴。李渤就是如此踐行其官德:“有官則有責,當官應作事!
李渤是個才情橫溢之人,為贛州古城創(chuàng)造了一個影響力久遠的文化內容,創(chuàng)造了贛州古城第一個歷史文化高點——郁孤臺的名聯(lián)就是其杰作:“郁結古今事,孤懸天地心!
郁孤臺,地勢高阜,郁然孤峙。李渤的郁孤臺對聯(lián)最為貼切,所以千年不朽,至今仍鐫刻在郁孤臺門柱上。而關于郁孤臺的最早的史料性文字就來源于李渤這一對聯(lián),無疑,與郁孤臺有關的第一歷史文化名人當數李渤!在那320多年后,南宋紹興年間的虔州知軍曾慥感念李渤的詩聯(lián),遂在田螺嶺郁孤臺北增建望闕臺。
郁孤臺
3、歷代騷客,登臨題詠集歷史文化精粹
郁孤臺作為一大名勝,歷代文人墨客登臨題詠甚多。宋代名震天下的大文豪蘇東坡慘遭誣陷被朝廷貶謫嶺南,途經贛州逗留期間,游覽郁孤臺,身臨“掰開章貢江流去,分得崆峒山色來”之景,詩興大發(fā),寫下了《過虔州登郁孤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