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zhèn),是建于明清時期的官宦宅居古建筑群。清文淵閣大學(xué)士兼吏部尚書加三級、《康熙字典》總閱官、康熙皇帝35年經(jīng)筵講師陳廷敬的故居,原名“中道莊”,后因康熙皇帝兩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
陳廷敬曾給康熙皇帝做了35年的經(jīng)筵講官,還以總閱官、總裁官的身份,領(lǐng)導(dǎo)編纂了《康熙字典》《佩文韻府》和《明史》《三朝圣訓(xùn)》《大清一統(tǒng)志》等大型語言書和史志巨著,被人稱為清代語言學(xué)家和編輯家。
陳廷敬一生著書等身,留有《午亭文集》50卷和《尊聞堂集》《午亭筆話》等著作。其文其詩,品位極高,人稱“燕許手筆”,“海內(nèi)無異詞”,是當時居于權(quán)威地位的頗有成就的文學(xué)家和詩人。
陳氏家族,從明孝宗到清乾隆間人才輩出,冠蓋如林。有38人先后在朝廷的擔(dān)任職務(wù)。還培養(yǎng)出41位貢生,19位舉人,并有9人中進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積一門九進士,恩榮三世六翰林”之美譽。在康熙年間,出現(xiàn)了“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父子同編一典《康熙字典》的盛況。
皇城相府總面積3.6萬平方米,其由內(nèi)城、外城、紫蕓阡等部分組成。內(nèi)城為陳廷敬伯父陳昌言在明崇禎六年(1633年),為避戰(zhàn)亂而建。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關(guān)于皇城相府的建造,還有這樣一個故事:
自打陳廷敬在北京做了大官,他的老娘就想去北京看看,可是那時候,幾千里路,山高路遠,談何容易呀。所以陳廷敬為這事非常發(fā)愁。他一來怕路上老娘萬一有個閃失,自己不好在眾兄弟面前交代,二怕老娘天生一雙大腳,怕看慣了‘三寸金蓮’的京城人笑話,可不讓老娘去吧,實在有些虧心,思來想去,就對老娘說在自己村子里給老娘修一座“小北京”,讓老娘天天住在里邊。老娘明知兒子的心理,卻也理解兒子的苦心,就點頭同意了。
哪知“小北京”修好以后,被人打了小報告,說陳廷敬私修皇城有野心。陳廷敬知道后,趕忙讓家人把剛修好的城堡全刷上土黃色!包S”與“皇”同音,弄得康熙皇上也分不清真假。不過,還真讓陳廷敬因禍得福,這事引得康熙兩次北巡,都住進了這個山圪坳的“黃城”,所以,“黃城”也就真成了“皇城”了。傳說畢竟是傳說,故事里的事有假也有真。
皇城的外城是在康熙38年(1699年)到康熙42年(1703年)后建成的。它比內(nèi)城整整遲了70年。而這時,陳廷敬的老娘也早于康熙17年(1678年)就已入土為安了,所以說陳廷敬為老娘修皇城的故事就一定是后人編撰的。不過,這個故事突出地告訴大家陳廷敬是一個大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