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軍圩子墻位于章丘區(qū)刁鎮(zhèn)舊軍村,明末清初為防水患開始修筑,現(xiàn)存圩子墻是清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由孟玉(孟雒川伯父)倡導,李青函先生精心設計,以原圩子墻為基礎筑成的,是國內保存較為完整的外壁灰土澆筑城墻,國內現(xiàn)存獨一無二的灰土澆筑與素土夯筑相結合的圩墻。2016 年到 2018年,章丘區(qū)刁鎮(zhèn)政府對舊軍圩子墻分兩期進行了本體保護,由于現(xiàn)存的圩子墻已無需再承擔原有的城防作用,故此次保護沒有完全復原圩子墻的原始形態(tài),而是僅就現(xiàn)存墻體采取了加固保護措施,采用此種保護方式后的圩子墻本體既得到了修復加固,又保持了原有的殘損狀態(tài),取得極好成效。
這些文物建筑的保護修繕,只是近20年來我市修繕文物建筑的一部分,只是一些代表,還有很多小規(guī)模的文物保護和修繕工程,對于我市文物建筑“生命”的延續(xù)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市考古研究所所長李銘表示,文物保護是一項復雜而系統(tǒng)的工作,隨著保護理念和保護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文物保護已不是單純一兩個專業(yè)學科就能完成的工作,眼下它已成為多學科共同參與的一項光榮與神圣的事業(yè)。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未來,國家對于文物保護的重視程度會越來越高,全社會共同參與文物保護的熱情也會越來越高,而普及文物保護的相關知識,加深大眾對文物保護工作的了解也是文物保護工作未來發(fā)展的重要方向。濟南的文物建筑是重要的城市元素和歷史記憶載體,所以我市對文物建筑保護一直非常重視,這對于濟南歷史文化的傳承和發(fā)揚會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濟南的文物建筑保護和修繕已經取得了巨大成果,但這條路還很長,我市的考古人員一直在路上,已經跨越了很多個“阻礙”,獲得了很多的經驗,所以今后會一直走在快車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