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尋訪絲路上的文明薪火】
【編者按】
2000多年前,張騫的“鑿空之旅”開辟了一條亞、非、歐文明交流互鑒的陸路大通道——絲綢之路。沿著這條通道,班超、甘英、鳩摩羅什、玄奘、馬可·波羅、利瑪竇等無數文明使者穿梭于東西方,完成了一次次商品的交換、文化的交流和友誼的傳遞。如今,駝鈴聲已經遠去,黃沙也淹沒了先行者的足跡,但絲路上留下的文化遺產卻成為見證絲路沿線國家人民友誼長存、民心相通的印記。今日,本報推出“一帶一路·尋訪絲路上的文明薪火”專題,讓我們一起再次踏上古老絲路,共同續(xù)寫人類文明交流史的傳奇。
隋大業(yè)五年(公元609年),甘肅張掖。人頭攢動、車水馬龍,身著不同服飾、口操不同語言的人們或進行商貿交易,或進行參訪交流,到處一片祥和繁榮的景象。那次共有17萬人參加的各國人民的大聚會,后來被稱為“萬國博覽會”,西域共有27國派使臣參加。
“萬國博覽會”是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人民悠久交往歷史的一個生動注腳。2014年6月,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lián)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更是對這種悠久交往歷史的再次印證。對絲路文化遺產進行發(fā)掘、整理、保護、研究、利用,不僅可以深化對絲路歷史的認識,亦可在文化層面搭建“民心相通”的橋梁。
加強頂層設計,開發(fā)時考古先行
絲綢之路沿線文化遺產眾多,僅“長安——天山廊道路網”這一段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遺產點就有33處,其中我國境內22處。
“但目前,我國對絲路沿線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聯(lián)系還不夠緊密。深層次原因在于絲綢之路經濟帶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尚缺乏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未形成文保、規(guī)劃、國土、交建、水利等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比珖䥇f(xié)委員、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說。
為了讓絲路沿線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更好地服務于“一帶一路”戰(zhàn)略,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袁靖建議先要做好考古這一基礎性工作,因為考古調查、發(fā)掘和研究可以科學地為全面認識古代絲綢之路的來龍去脈提供實物資料,也可以為展示、宣傳文化遺產提供精彩的素材。
我國某央企在中亞某國開采銅礦時,發(fā)現(xiàn)地下有一處佛教寺院遺址。一些西方媒體趁機炒作中國企業(yè)的開發(fā)破壞了當地的文化遺產,結果開采被迫中斷,中方企業(yè)遭受巨大損失。在袁靖看來,國家文物局要更好發(fā)揮統(tǒng)籌協(xié)調作用,推動我們的考古機構進一步介入境外絲綢之路經濟帶區(qū)域內的工作,在由我國的施工單位計劃進行建設工作的地區(qū)先行做好文化遺產評估,必要時開展考古工作,樹立對全人類的文化遺產負責任的大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