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倭和從賊比例是多少?《明史》稱:"大抵真倭十之三,從者十之七。"而萬歷年間編寫《虔臺倭纂》的官員謝杰甚至發(fā)出絕望的驚呼:"海濱人人皆賊,誅之不可勝誅!"
3.剃頭梳髻的就是日本人?錯了
當時一個昆山人被倭寇擄走五十幾天后逃生歸來,他向官府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船上大概兩百個倭寇,有福建、溫州、臺灣、寧波人,也有幾個安徽人。其中福建人最多,占十之六七。梳著髻的日本酋只有十幾個。"兩百個倭寇中,只有十幾個真倭,明史說的"十之三"看來還夸大了。
元末明初的倭寇以日本人為主,但到了嘉靖年間,倭寇的主力就是中國人了。
對假倭的身份問題,明人鄭曉是這樣總結(jié)的:"小民迫于貪酷,困于饑寒,相率入海從之。兇徒、逸囚、罷吏、黠僧,及衣冠失職、書生不得志、群不逞者,為之奸細,為之鄉(xiāng)道。弱者圖飽暖旦夕,強者忿臂欲泄其怒。"一句話:三教九流,無所不包。
拿當時最有名的幾個倭寇首領(lǐng)來說:王直和徐惟學(xué)原先是私鹽販子;王直的義子王滶(毛海峰)是走私犯;徐海原是杭州虎跑寺的和尚;許棟是逃跑的犯人;蕭顯、陳東則是不得志的書生。
書生也做賊?沒錯?纯聪旅孢@首詩:
"海霧曉開合,海風森復(fù)寒。衰顏歡薄酒,老眼傲驚湍。叢市人家近,平沙客路寬。明朝睛更好,飛翠潑征鞍。"
這首五言律詩詞句清麗,意境恬淡,大得唐詩三昧,作者就是一個不知名的書生倭寇。采九德在《倭變事略》中記載,他曾親眼見到一伙四十余人的倭寇中,有個善卜筮的書生,專門出謀劃策,這首詩就是倭寇撤退后他題在廟壁上的。如此文采令采九德大為感慨:"觀此四十余賊,亦有能題詠者,則倡亂者豈真倭黨哉?"
對中國人冒充真倭的問題,明代史料上的記載比比皆是。比如嘉靖壬子年,倭寇初犯漳州、泉州,僅有二百人,真倭占十分之一,其余都是福建浙江無賴之眾,頭頂剪發(fā)而椎髻向后,"發(fā)型"和真倭并不一樣。真倭和假倭打仗的時候一同作戰(zhàn),打完仗則分開吃飯睡覺。《籌海圖編》直截了當?shù)胤Q:"今之海寇,動計數(shù)萬,皆托言倭奴,而其實出于日本者不下數(shù)千,其余皆中國之赤子無賴,孑入而附之耳。"
明代著名小說家馮夢龍在《喻世明言》里有篇關(guān)于倭寇的故事,把假倭刻畫得惟妙惟肖:"原來倭寇逢著中國之人,也不盡數(shù)殺戮。其男子但是老弱,便加殺害;若是強壯的,就把來剃了頭發(fā),抹上油漆,假充倭子。每遇廝殺,便推他去當頭陣。官軍只要殺得一顆首級,便好領(lǐng)賞,平昔百姓中禿發(fā)瘌痢,尚然被他割頭請功,況且見在戰(zhàn)陣上拿住,哪管真假,定然不饒的。這些剃頭的假倭子,自知左右是死,索性靠著倭勢,還有捱過幾日之理,所以一般行兇出力。那些真倭子,只等假倭擋過頭陣,自己都尾其后而出,所以官軍屢墮其計,不能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