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近幾日,上海建筑遺產(chǎn)保護又出新波瀾——上海最大舊改地塊安康苑內(nèi)多處石庫門遭到隨意拆除。
安康苑地塊由6個街坊組成,占地超13萬平方米,是上海市最大體量的舊改項目。由于居住條件差,安康苑基地內(nèi)很多居民此前一直過著“拎馬桶”的生活,2015年8月16日首批居民才開始搬遷。
在上海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安康苑舊改地塊已被列入不可移動文物名錄,并進入上海市風貌區(qū)擴區(qū)公示名單。
而近日據(jù)市民反映,這一地塊上的石庫門建筑正在被拆除,建于1912年的均益里、建于1942年的錢江新村以及建于1935年的永慶里,都已被不同程度地破壞。當?shù)鼐用窦娂姳硎就锵c痛心:“這就是上海的根啊,還有什么是!我們這里就是標準的石庫門房子!”
二
早在2011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后,上海市就明確全市各級別不可移動文物共有4422處。
上海市文保部門表示,原計劃在2015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各區(qū)縣文物保護點的登記工作,今后所有類型的文物都會受到法律的保護,不會再發(fā)生被擅自拆除的現(xiàn)象。
但目前約有半數(shù)區(qū)縣還沒有完成轄區(qū)內(nèi)不可移動文物的梳理、登記和公布工作,數(shù)量約為2800處,其中就包括“安康苑”所在的原閘北區(qū)。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規(guī)定,凡是被各級人民政府正式公布過的文物保護單位,是受到法律保護的,包括全國重點文保單位,省級、區(qū)縣級文保單位,以及登記的不可移動文物等。
我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阻滯了上海市各區(qū)縣不可移動文物的登記工作,但值得反思的是:沒有走完法定程序的不可移動文物難道就可以隨便拆除?
三
對此,上海交通大學建筑文化遺產(chǎn)保護國際研究中心主任曹永康先生在接受上海新聞綜合頻道“夜線約見”欄目采訪時,闡述了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的觀點和理念:
不可移動文物是一個泛指的概念,是相對于館藏的可移動文物而言的,比如建筑物、墓葬、遺址等不容易移動的文物。
由于“三普點”的不可移動文物還沒走完登記和公布的法定程序,目前多數(shù)僅作為檔案登記,并未由政府公布掛牌。當前發(fā)生的破壞事件,就是利用了保護中的這一模糊地帶。
但這些不可移動文物具有自身的重要價值,應該用特定的方式給予保護。
2014年施行的《上海市文物保護條例》規(guī)定:
第十一條:相關部門履行類似土地出讓、舊城改建、征收房屋等職責時,涉及不可移動文物的,應當征詢同級文物行政管理部門的意見。
第十二條: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由區(qū)、縣人民政府文物行政管理部門予以登記,并公布為文物保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