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墻之制─每墻厚三尺,則高九尺;其上斜收,比厚減半。若高增三尺,則厚加一尺;減亦如此之。凡露墻,每墻高一丈,則厚減高之半。其上面之廣,比高五分之一。若高增一尺,其厚加三寸;減亦如之。凡抽纴墻,高厚同上。其上面之廣,比高四分之一。若高增一尺,其厚加二寸五分。以上三項并入“壕寨制度”。
舉折《周官-考工記》:匠人為溝洫,葺屋三分,瓦屋四分。鄭司農(nóng)注云:各分其修以其一為峻。
看詳:─今來舉屋制度,以前后檐方心相去遠近,分為四分;自檐方背上至脊背上,四分中舉起一分。雖殿閣與廳堂及廊屋之類,略有增加,大抵皆以四分舉一為祖,正與經(jīng)傳相合。今按《周官-考工記》修立下條。
舉折之制─先以尺為丈,以尺為寸,以分為寸,以厘為分,以毫為厘,側(cè)畫所建之屋于平正壁上,定其舉之峻慢,折之圜和,然后可見屋內(nèi)梁柱之高下,卯眼之遠近。
舉屋之法─如殿閣樓臺,先量前后檐方心,相去遠近,分為三分,從檐方背至脊背舉起一分,如埇瓦廳堂,即四分中舉起一分,又通以四分所得丈尺,每一尺加八分。若埇瓦廊屋及反瓦廳堂,每一尺加五分;或反瓦廊屋之類,每一尺加三分。
折屋之法─以舉高尺丈,每尺折一寸,每架自上遞減半為法。如舉高二丈,即先從脊背上取平,下至檐方背,其第一縫折二尺;又從第一縫背取平,下至檐方背于第二縫折一尺;若椽數(shù)多,即逐縫取平,皆下至檐方背,每縫并減去上縫之半。如取平,皆從磚心抨繩令緊為則。如架道不勻,即約度遠近,隨宜加減。若八角或四角斗尖亭榭,自檐方背舉至角梁底,五分中舉一分,至上簇角梁,即二分中舉一分。
簇角梁之法─用三折,先從大角梁背自檐方心,量向上至棖桿卯心,取大角梁背一半,并上折簇梁,斜向棖桿舉分盡處;次從上折簇梁盡處,量至檐方心,取大角梁背一半,立中折簇梁,斜向上折簇梁當心之下;又次從檐方心立下折簇梁,斜向中折簇梁當心近下,其折分并同折屋之制,以上入“大木作制度”。
諸作異名令按群書修立“總釋”,已具《法式》凈條第一、第二卷內(nèi),凡四十九篇,總二百八十三條。
看詳:─屋宇等名件,其數(shù)實繁。書傳所載,各有異同;或一物多名,或方俗語滯,其間亦有訛謬相傳,音同字近者,遂轉(zhuǎn)而不改,習以成俗。今謹按群書及其曹所語,參詳去取,修立“總釋”二卷,今于逐作制度篇目之下,以古今異名載于注內(nèi),修立下條。
墻 其名有四:一墻、二墉、三垣、四壁。以上入“壕寨制度”。
柱礎(chǔ) 其名有四:一礎(chǔ)、二礩、三磉、四磩。以上入“石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