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永靖白塔寺川古建筑營造技藝
來源:《發(fā)展》雜志2015年第一期 作者:(第一作者系蘭州大學藝術學院講師;第二作者系蘭州大學藝術學院學生) 更新于:2015-4-29 閱讀:
2009年9月28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tǒng)木結構營造技藝”被列入“人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在此之前,“永靖白塔鄉(xiāng)古建筑藝術”已在2008年被列入“甘肅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2014 年12月3日,“永靖古建筑修復技藝”正式獲批為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永靖白塔鄉(xiāng)古建營造技藝是一種以木材為主要材料,以榫卯為主要結合方式,以模數(shù)制為尺度設計和加工生產(chǎn)手段 的一種古建筑營造技藝。“白塔的木匠, 五屯的畫匠!毕鄠髂窘呈甲骠敯嘣诒`寺開鑿石窟,功成離去途中不慎將一把斧子遺失黃河邊的白塔寺川。從此,白塔寺川名匠輩出,個個出類拔萃,聞名西北,蜚聲全國。西北地區(qū)的建筑,大到宮殿廟堂,寺院道館;小到亭臺樓閣,村宅民居;盡為白塔掌尺所建。然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劇,白塔掌尺依靠口授和行為傳授的營造技藝遭到毀棄,瀕臨失傳。本文旨在對白塔寺川古建筑營造技藝的歷史、發(fā)展、種類、價值以及傳承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討論,以提高對白塔寺川古建筑營造技藝的認識,促進其保護與傳承。
一、歷史沿革
(一)歷史淵源
白塔木匠早在西漢時已聲名遠揚。 東晉時期,白塔木匠在絲綢古道的黃河渡口修建了炳靈寺和凌空棧道。炳靈寺坐落在永靖縣西南寺溝峽黃河岸北,在南北長2公里的陡峭險峻的紅砂巖懸崖上,石窟神龕鱗次櫛比,棧道凌空,雄偉壯觀;這座炳靈寺石窟不僅以石刻雕像作品見長,其浮雕佛塔和密宗壁畫同樣與莫高窟和麥積山石窟齊名。西晉時期,白塔木匠修建了黃河“天下第一橋”—“河歷”橋,后又建“飛橋”。建于唐代的炳靈寺“大佛閣”亦是出自白塔掌尺之手。著名學者、文史學家鄭振鐸先生曾贊嘆道:“此建筑是先民創(chuàng)造的偉大藝術寶藏”。元、明、清時期,藏傳佛教興起,藏、蒙、漢等民族盛行修建寺院,直至民國時期白塔木匠人才輩出,涌現(xiàn)出陳來成、胥步山、朱存聰、陳闖成海葫蘆等著名工匠21位。據(jù)《永靖縣志》記載,1954年白塔木匠有1686人。“文革”時期“破四舊”古建筑營造停止,白塔木匠從全國各地回到永靖縣務農(nóng),傳承被迫中斷,產(chǎn)生了短暫的斷層。
改革開放后,白塔木匠重振雄風,對毀壞的古建筑進行修復,同時新修了敦煌上下寺、月牙閣、敦煌山莊、“四庫全書”文溯閣等大小近5000座古建筑,名聲大震。據(jù)“永靖縣古建公司”統(tǒng)計,1978-2012年,白塔木匠共修佛寺5112座,廟觀1428座,清真寺3718座;維修舊建1478處;其他如亭、閣、館、堂、民居等民間不注冊修建的建筑 則更難以數(shù)計。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