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地面與臺基是中國古建筑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們不僅具有實用功能,還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和歷史價值。
1、古建筑地面類型
夯土地面:歷史上最早的地面做法,采用純凈的黃土夯制而成,后發(fā)展為灰土地面。但隨著磚塊的大量生產(chǎn),夯土地面逐步減少使用。
磚作地面:古建筑地面主要以磚料為主,包括方磚和條磚。方磚有尺二、尺四、尺七方磚以及金磚等,條磚有城磚、地趴磚、停泥磚等。根據(jù)磚的質(zhì)量和用途,可以分為城磚和方磚。
石活地面:古建筑地面中,石活地面作為輔助材料,雖然較少見,但仍有使用。
地面做法
細(xì)墁地面:磚料經(jīng)過砍磨加工,規(guī)格統(tǒng)一、棱角完整,地面平整光潔,美觀耐用。多用于大式建筑的室內(nèi)和宮殿建筑、講究的宅院。
倘白地面:是細(xì)墁地面的簡易做法,磚料只磨面不磨肋,外觀效果與細(xì)墁地面相似。
金磚墁地:采用質(zhì)量最好的金磚,質(zhì)地極細(xì)、堅如鋼鐵、潤如墨玉,多用于重要宮殿建筑的室內(nèi)。
粗墁地面:磚料不需要砍磨加工,地面磚的接縫較寬,顯得粗糙一些,多用于一般建筑的室外。
2、古建筑臺基類型:
普通臺基:用于普通民居中,使用范圍較廣。一般用磚壘砌,上壓闌石,角部使用角柱石。
須彌座臺基:又稱疊澀座,用于殿堂建筑等高級建筑中。由佛座演變而來,形體與裝飾比較復(fù)雜。
臺基組成:
臺明:臺基的主體部分,高出室外地面以上的垂直臺壁部分。分為平臺式臺明和須彌座臺明兩種。
臺階:供人們上下行走的建筑物,有助于襯托建筑形象和豐富建筑空間層次。
欄桿:用于保護(hù)人的建筑圍合構(gòu)建,兼具裝飾與美觀作用。
月臺:正房、正殿突出連著前階的平臺,寬敞而通透,是看月亮的好地方。
臺基等級:
普通臺基:用素土、灰土或碎磚三合土夯筑而成,常用于小式建筑。
較高級臺基:由磚或石建成,臺基上還建有漢白玉欄桿,常用于大式建筑或?qū)m殿中次要的建筑。
更高級的臺基:稱為須彌座,采用條石砌成,磚石上有凹凸的線腳和各種紋飾,常用于宮殿或寺院內(nèi)主要殿堂等建筑。
最高級的臺基:由幾個須彌座疊加而成,使建筑顯得更為雄偉高大,常用于級別較高的建筑。
3、古建筑地面防水
地面防水,一是防止地下水侵蝕柱礎(chǔ)和地基,一是防止地面流水停滯不動腐蝕地基。針對地下水,古建筑以預(yù)防和封堵為主,針對地面流水,古建筑以排灌疏導(dǎo)為主。
雨水會堆積于平面的地面,于是最直接的做法便是抬高地面,防止潮濕。在西南地區(qū)有“干闌”式建筑。中原一帶則主要采取高臺基的做法。據(jù)偃師二里頭商代宮殿考古發(fā)掘,已有高出地面1米之多的臺基。高臺基可以使建筑遠(yuǎn)離地下水位,使地面較干爽,并有利于納陽和通風(fēng),是防止地面潮濕的簡單有效的措施,為歷代所沿用,成為我國古代建筑的重要特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