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最古老的經典之一,其博大精神和悠久的文化對中華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國建筑學在《周易》的引導下,形成了獨特而豐富的理論和實踐體系。
從建筑選址來看,《周易》的思想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選址時遵循中國古代獨特的堪天輿地建筑策略,以此達到人與自然環(huán)境和諧相處的狀態(tài)。在建筑布局和形態(tài)上,古人遵循周易,推崇矩形、長方形等規(guī)整形制,追求寬廣和崇高的整體效果,符合《周易》中天地人的和諧理念,也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筑的莊重和典雅。
《周易》中的陰陽五行理念深深影響了中國建筑學。在古代風水學中,中國古代建筑在布局、形態(tài)、色彩等方面充滿了陰陽和諧的美感。例如,北京故宮的建筑設計就充分體現了《周易》的陰陽協(xié)調原則,前殿為陽,后寢為陰,乾清宮、坤寧宮等宮殿的命名也遵循了《周易》的陰陽五行原則。
易學創(chuàng)立了“陽奇陰偶”的數字奇偶觀念,即“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規(guī)定奇數對應天,是象征吉祥、幸福、美滿的“陽”,偶數對應地,是帶有陰冷意義的“陰”。
古代建筑中的大門,長寬的尺寸要帶一個“五”的尾數!拔濉笔顷枖,屬于巽卦,巽卦的方位是東南方,古人認為東南方位是財位,大門是家宅進財的“氣口”。古人“坐北朝南”建造房屋,除了便于采光外,同時也是受著易學的影響。
《周易》用象和數來描述客觀宇宙萬物,形成了時空一體化的思維模型,這也是中國傳統(tǒng)建筑文化的思想精華。建筑師們在設計過程中,不斷運用易學的象數和符號,強化建筑本身的民族文化與藝術內涵。
《周易》的六十四卦體系包含了象、數、理、占四大要素。象,是指卦象的符號系統(tǒng);數,是指卦的運數系統(tǒng);理,是指易卦的原理與意蘊,包含于卦象、運數與卦爻辭中;占,是指易卦的筮法系統(tǒng),以占驗人事吉兇。以八卦的象、數、理體現為一個《易經》的世界圖式,是這個系統(tǒng)哲學思想的精髓,即像陰陽五行家那樣把八卦分配與四方、四時,而形成一種空間和時間一體化的思維模式。這種時空一體化的思維模式成為中國古代建筑法天象地設計構思的理論依據;法天地象也因此成了中國古代建筑的一種模式。
被譽為“大道之源”的《周易》是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當然也影響著古代的各類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