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藻井
天花是遮蔽建筑內(nèi)頂部的構(gòu)件,而建筑內(nèi)呈穹窿狀的天花則稱作“藻井”,這種天花的每一方格為一井,又是以花紋,雕刻,彩畫,故名藻井。藻井通常位于室內(nèi)的上方,呈傘蓋形,由細密的斗拱承托,象征天宇的崇高,藻井上一般都繪有彩畫、浮雕。據(jù)《風俗通》記載:“今殿作天井。井者,東井之像也。菱,水中之物。皆所以厭火也!睎|井即井宿,二十八宿中的一宿,古人認為是主水的,在殿堂、樓閣最高處作井,同時裝飾以荷、菱、蓮等藻類水生植物,都是希望能借以壓伏火魔的作祟,以護祐建筑物的安全。
14.馬頭墻
馬頭墻又稱風火墻、防火墻、封火墻,是贛派建筑、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在中國傳統(tǒng)民居建筑流派中江南古典建筑中扮演重要特色。江南傳統(tǒng)民居建筑的墻體之所以采取這種形式,主要是因為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較突出,火災(zāi)發(fā)生時,火勢容易順房蔓延。而在居宅的兩山墻頂部砌筑有高出屋面的馬頭墻,則可以應(yīng)村落房屋密集防火、防風之需,在相鄰民居發(fā)生火災(zāi)的情況下,起著隔斷火源的作用。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種特殊風格了。
15.月梁
在中國北方地區(qū)的木結(jié)構(gòu)建筑中,多做平直的梁,而南方的做法則將梁稍加彎曲,形如月亮,故稱之為月梁。加之南方天氣炎熱,殿堂基本上都做“徹上明造”而不做天棚,這樣一來月梁的形象暴露于外,當人們進入殿堂時,全部梁架構(gòu)造一目了然。月梁的側(cè)面常常施以雕刻紋樣極為精美,加上梁本身柔曲的外形,真是非常的美觀而精巧。宋代以前大型建筑中露明的梁多采用“月梁”做法,到了明清時期,官式建筑中已不再使用,但在江南民間建筑中卻仍較為常見。
16.望柱
望柱也稱欄桿柱,是中國古代建筑和橋梁欄板和攔板之間的短柱。望柱有木造和石造。望柱分柱身和柱頭兩部分;柱身的截面,在宋代多為八角形,清代望柱的柱身,截面多為四方形。望柱主要有柱頭和柱身兩部分構(gòu)成。柱身比較簡單,大多都只做成方形石柱形式,而望柱的形式主要表現(xiàn)在柱頭上,可以雕刻多種不同的柱頭樣式。
17.漏窗
漏窗,俗稱漏花窗(即有部分空透的墻窗)、花窗,是窗洞內(nèi)有漏空圖案的窗。漏窗一般用于封閉的小視距的空間(視距比1:2.5-1:3),可以免除小空間的閉塞感,增加空間層次,做到小中見大。江南宅園中應(yīng)用很多,北方較少。漏窗作為窗的一種,首先起著通風、采光的作用;此外,漏窗又有透景的作用。園林中的景有曠和奧兩種,漏窗得景,介于幽曠之間,既不完全暴露,又不完全遮擋,可望而不可及,正所謂“猶抱琵琶半遮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