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鼓石是古代禮制建筑等級的符號象征,也是“非貴即富”的門第符號,抱鼓石絕不脫離它主人背后的政治,經(jīng)濟基礎而獨立存在。一般位于傳統(tǒng)四合院大門底部宅門的入口,形似圓鼓,屬于門枕石的一種。因為它有一個猶如抱鼓的形態(tài)承托于石座之上,故此得名。
《說文》:"鼓,擊鼓也。"中國古代擊鼓升堂、擊鼓定更等等已經(jīng)形成了官職的行為特征,鼓成了官衙的符號。捐官政策為商人擴充政治資本的同時,也為抱鼓石花落商家大戶奠定了禮制基礎。清亡之后,宅第建設等級限制取消,于是一般富貴人家也都置抱鼓石以彰顯門第。
擺放石雕抱鼓石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刻的寓意。抱鼓石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用于祭祀、安魂、祝福、表達忠貞愛情等。抱鼓石通常由一對鼓石或一個大的鼓石和一些小的鼓石組成,大的鼓石代表家園的安寧守護,小的鼓石代表福祉與和諧。石雕抱鼓石的安放,有著深遠的寓意,表達了擁有安寧家園、家庭和諧、福祉四海的愿望。它更深層次的意思是希望人們擁有更加美滿的家庭生活,生活充滿希望,最終達到家園安寧,家人和諧福祉四海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