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江分南北兩江,源出貴州金沙為北盤江,源出云南為南盤江。兩江匯合于廣西境內(nèi)稱左江,與廣西右江匯合于廣東稱西江,流經(jīng)廣州入南海。
北盤江是貴州西境大江,兩岸群山壁削,垂直如高墻,山下一線長空,危濤萬狀,飛鳥猿猴。
盤江素有兵家必爭之稱,“盤江黑水舊知名,天險曾當百萬兵”及“一江控百蠻”。橫跨盤江的鐵索橋,是該地有史以來最早建造的大型索橋,行人車馬暢行無阻。
關嶺古八景之一的“鐵橋跨漢”,即盤江鐵索橋,抗戰(zhàn)前為鐵索橋,東西向跨,地處滇黔公路要沖。
盤江橋自明代以來近400年中,重建和大修共達九次之多,工程艱巨浩繁,勝過瀾滄蘭津橋。說明古往今來,盤江橋就是滇黔兩省交通的重要橋梁。
明代徐霞客于崇禎十一年四月二十五日游歷經(jīng)過盤江橋。這座古時有樓、有城、有石獅、有牌坊,還有雕刻祠宇,壯麗可觀的盤江鐵索橋,不唯最初吸引了徐霞客贊嘆記述,同樣也吸引后來許多文人墨客詩吟祠誦。
盤江橋是關嶺古八景之一,其本身也有八景:雄關天險、石磴凌空、蓮城古渡、鐵鏈飛虹、垂楊金線、嵓(yan)孕石鐘、江濤雷吼、石號嘶風。這八景各有敘說。清人鎮(zhèn)遠廩生林天育對每個景致均有詩詠。
現(xiàn)橋東岸關嶺一側,尚有石刻三方:橋橫銀漢、盤江飛度、力挽長河。明天啟二年,水西安邦彥指派沙國珍、羅應奎率土兵攻打安南縣城(今晴隆和普安一帶),明廷派監(jiān)軍副使朱家民及參政許成名,統(tǒng)兵千余出征,突然遭遇“苗兵”數(shù)萬。由于寡不敵眾,被逼至盤江,趁夜悄悄帶領殘余部隊乘船渡到對岸,由于水勢兇猛,渡船過程可謂九死一生。
后來朱家民從軍事上考慮,加之切身體會認為有必要在盤江建設一座利于交通的橋梁。又鑒于瀾滄江鐵索橋經(jīng)驗,于崇禎元年開始,歷時三年建成盤江鐵索橋。青鐵鏈36根連接兩岸巨石高懸于盤江江面,鐵鏈之上覆蓋木板,從此天塹變通途。為了確保橋梁安全,朱家民在西岸五里處曾建有一城墻堡壘,即今半坡塘,尚存部分建筑屋基遺址。東岸橋邊最初曾建有一座寺廟,始建年代不詳,寺邊石壁有“在德”摩崖鐫刻于康熙年間。西岸也建有大愿寺一座,規(guī)模稍遜。
此橋經(jīng)歷洪水沖擊,兵亂焚毀,日機轟炸,始終“屹立不倒”。民國時期修建的滇黔公路仍然由此橋通過。
西岸依山石壁上鑿有俗稱“鐵拐李”石像,此石像有一段神話傳說:古時,一位雄心勃勃的青年,夢想尋找西天樂土,遂一路西行,手持一根一丈二尺精制鐵杖,戰(zhàn)勝途中艱難險阻。某一日,行至盤江東岸,已是夕陽西下,暮色蒼茫了。他就地而宿。翌日黎明,他卒于西岸山旁。那時,他已是白發(fā)蒼蒼、膚色黝黑的老人了;鐵拐杖也只有一尺二寸長了。盤江兩岸人民為紀念這位遠征西天的老人,就在他去世的地方,倚山石壁,鑿一攜履荷杖、踏蘆渡江形狀的石像。這位遠征西天者,何許人也,姓甚名誰,人們無從而知。視死者手中之鐵杖,呼之曰“鐵拐李!焙笕藶榧o念鐵索橋之創(chuàng)始人朱家民的功績,在西岸大愿寺的右側十多米的山巖石壁上,銹有“朱氏鼎鐘”四個大字。字高約七寸許,為崇禎元年(1628年)許成名、商士杰同撰!爸焓隙︾姟钡挠疫吺侵旒颐竦氖瘢裰^部被毀,其身軀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