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的夏天,注定將載入中國古建筑的歷史。這一年,梁思成和林徽因接受了美國學者費正清、費慰梅夫婦的邀請,來到山西避暑。
這一趟避暑之行亦成為二人考察山西古建筑的契機。
1934年,梁林一行考察晉汾地區(qū)途中,
“我們曾向鄰近諸縣作了多次旅行,計停留過八縣地方,為太原、文水、汾陽、孝義、介休、零石、霍縣、趙城”……“大半竟至徒步,滋味尤為濃厚,餐風宿雨,兩周艱苦簡陋的生活,與尋常都市生活相交,至少有兩世紀的分別。”
但在兩人看來,這仍然是一趟豐富的旅程,“所參詣的古構(gòu)不下三四十處,元明遺物隨地遇見”。
1934年,梁林一行在山西考察,
隔著八十多年的歷史幕布,當我們回溯那一趟兩人的避暑之旅,得以看見的碎片仍然如繁星一般璀璨。
一日,兩人的足跡行至汾陽縣小相村靈巖寺。雨后的道路泥濘崎嶇,古寺更是滿目荒涼,令人倍感驚異的是露天跌坐的三尊鐵佛。
汾陽護國靈巖寺,圖源:《梁思成林徽因影像與手稿珍集》
梁思成回憶,“東首一尊且低頭前傴,現(xiàn)憫側(cè)垂注之情,此時遠山晚晴,天空如宇……”,在柔和的氛圍中,梁思成用隨身攜帶的徠卡相機抓拍下了林徽因仰頭與鐵佛對視的動人瞬間。
1934年林徽因考察小相村靈巖寺
這張照片后來成為一張眾人皆知的照片。相片記錄了一場美麗的邂逅,一個低首垂顧,一個仰首凝望,佛與人之間,似乎靈犀相通。那張照片所給予人的,正是作為中國古建筑保護者的一段美麗邂逅,以及那個年代的風華絕唱與無限滄桑。
當我們將注意力轉(zhuǎn)到梁思成和林徽因選定的避暑訪古地理范圍上,就會看到更加廣闊的歷史圖景。梁林的晉汾古建筑調(diào)查之行,正是在并州道——這條隋唐晉陽南下黃河的主干道上。
01、平遙鎮(zhèn)國寺
鎮(zhèn)國寺萬佛殿轉(zhuǎn)角鋪座
萬佛殿是我國僅存的幾座五代建筑之一,年代之久遠僅晚于五臺山南禪寺、佛光寺等少數(shù)幾座古建。
佛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呈方形,單檐歇山頂,體量及造型均類似建于唐朝的南禪寺,并且是同樣的斗拱碩大,出檐深遠。佛殿七輔作斗拱超過柱高的2/3,頗為罕見。
五代十國先后僅五十余年,又是戰(zhàn)亂時期,留存至今的文化遺存少之又少。除了僅有的幾處五代時期的木構(gòu)建筑,在鎮(zhèn)國寺內(nèi)還保留有全國僅存的五代時期的寺觀彩塑。
萬佛殿內(nèi)的彩塑造像,除了主尊為后人大幅度重修外,其余弟子、菩薩、天王等均為承襲了唐風的五代原作。
盡管這些塑像屢經(jīng)修補,不如初做時生動,但仍然保持盈潤的面貌、飽滿的肌膚,細薄而綿軟的服飾、流暢的衣紋和豐腴的造型輪廓。
02、晉 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