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王守仁的兩處紀念地
陽明洞天然的洞穴和文化遺址渾然天成
古木森森,回廊環(huán)抱的陽明祠
詩文、石刻、書法蔚為大觀的長廊
這就是今天的主角
明代大哲學家王守仁紀念祠——陽明洞和陽明祠
時代:明至清
地址:陽明洞位于貴州省修文縣城北龍崗山;陽明祠位于貴陽市東門外扶風山麓
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明正德元年(1506年),兵部主事王陽明(即王守仁)因開罪宦官劉瑾,觸怒了昏君,謫貶貴州龍場。王陽明在當地“興文重教”,文化落后的云貴邊遠之地人們感激王陽明,在龍崗山和貴陽城多處興建祠堂和書院以紀念。
陽明洞位于修文縣城北的龍崗山,是王守仁來到修文后筑室居住處。陽明先生之名因此而得。王陽明在此大徹大悟,取洞名為“玩易窩”。在此三年,其著名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等重要思想及一些膾炙人口的散文名篇便是在此產生的。
陽明洞前有兩株古柏,相傳為陽明先生手植。洞口立有明代石碑,崖上有“陽明先生遺愛處”七個大字,為明代題刻。洞內十分寬敞,洞中有洞,主洞可同時容納百余人。洞周有許多鐘乳石,形狀酷似動物植物和日用器皿,凳子桌子都渾然天成。洞中有明清以來的摩崖石刻數十幅。《客座私祝》碑文為王陽明手跡。龍崗山上除了陽明洞外,還有木屋何陋軒、六角重檐攢尖頂的君子亭、四合院式的王文成公祠等建筑,造型各異,重檐翹角,彩繪鮮艷,與周圍自然景觀相互映襯,清幽雅致?箲(zhàn)期間,國民黨曾在山頂的王文成公祠內囚禁過愛國將領張學良將軍。
陽明祠,明嘉靖十三年曾建白云庵。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始建扶風山麓扶風寺,尹道真祠亦坐落于此,形成“兩祠一寺”的獨特格局。
陽明祠建筑依山而建,面向城廓,與巖壁古木相伴,古樸清幽。沿著圍墻有長長的走廊,壁上嵌刻著包括王陽明本人在內的明清歷代文人名家詩文手跡,篆、隸、真、草無所不有,簡直就是一部展開的書法長卷。祠內享殿有回廊環(huán)繞,院內丹桂飄香。半山腰上建有一座亭子,名為“環(huán)翠”,形象地點化出周圍的環(huán)境。祠內殿堂中,有王陽明漢白玉坐像。殿堂外碑廊有王陽明手書《矯亭記》和家書文稿及燕服畫像。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貶謫貴州時曾筑室居住于陽明洞,世稱陽明先生、王陽明。我國明代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發(fā)展了陸九淵的“心學”,用以對抗程朱理學。斷言“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對后世影響很大。他的學說由門人編纂成《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