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北院門144號民居是高岳崧故居,俗稱高家大院,是三院四進式磚木結構四合院,始建于明朝崇禎年間,距今已有四百年歷史,是清代榜眼高岳崧的故居。高岳崧祖籍江蘇鎮(zhèn)江,清同治十年參加科舉考試,被皇帝欽點榜眼,得御賜“榜眼及第”牌匾。從明崇禎十四年至清同治十年,高家本族七代為官,是西安歷史上有名的七世官宅。
古建遺韻 為傳統(tǒng)留住文化
高家大院總占地面積8.9畝,是西安古城內(nèi)在原址上恢復,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歷時時間最長的一座官宅大院。
整個院落為三院四進式,完整保存客房、廳房、廂房、正房、書房、花園、祠堂、私塾、戲樓等。院內(nèi)方正對稱的格局,尊卑有序的空間,渾厚敦實的風格,鬧中取靜的院落,隔絕塵囂,自成一方天地,是中國古代精美建筑藝術的直觀展現(xiàn)。
高家大院
大院大門為生漆木門,拴馬樁立于門側,門樓磚雕及房屋的木質構件刻花精細,具有典型的地方建筑裝飾藝術風格。兩個門墩上的浮雕是麒麟蝙蝠梅花鹿等吉祥動物,過廳的房門上刻有牡丹、梅花、寶劍、方鼎,上房的門首則為“梅蘭竹菊”四君子。二門及其偏門上的磚雕,虎頭瓦當、雕花門窗精美異常,古韻四溢。所到之處,“迎紫”、“靜遠”、“凝瑞”、“在中堂”等匾額,畫龍點睛地透露出主人身居高位的獨特品位;客廳、書房及庭院中一副副楹聯(lián)盡顯書卷氣:“智欲遠而行欲方膽欲大而心欲小,正其誼不謀其力明其道不計其功”、“與有肝膽人共事立身立業(yè),從無字句處讀書明理明心”……
據(jù)介紹,明清時期是我國古代建筑體系發(fā)展的最后一個階段,其設計和技術方面都已臻成熟,而這一時期的民居建筑形成了古樸典雅、莊嚴硬朗的風格,疊砌考究、雕飾精美,在細節(jié)上精益求精,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人民的勞動智慧和無窮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高家大院從院落到房屋結構及室內(nèi)家具陳設都完整地保留了下來,這樣完整的院落如今已很難見到。
非遺匯演 讓民俗開始吶喊
古時大戶人家都有自己的戲樓來唱戲宴客,高家也不例外。高府戲樓名為“大風唐”,既有“大風起兮云飛揚”的氣勢,也有著巍巍古都的盛唐氣象。目前高府“大風唐”戲樓主要演出陜西各類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節(jié)目,如華陰老腔、華縣皮影戲等。
高家大院·非遺匯演
老腔在演唱時有一主唱,配以不同民間樂器伴奏。在主唱唱到最后兩句時,便大吼一聲,隨之全臺所有人都跟唱相和,激昂雄壯,氣氛熱烈,正是“眾人幫腔滿臺吼,驚木一擊泣鬼神”。
陜西皮影戲起源于漢代以前。皮影戲又名“燈影子”,是我國民間一種古老而奇特的戲曲藝術,在關中地區(qū)很是流行。因其戲演出簡便,表演領域廣闊,演技細膩,故而廣受民間百姓的喜愛,經(jīng)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