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咱晉城高平市又發(fā)現(xiàn)一顆“清”變“宋”的古建遺珠。經專家鑒定,高平市神農鎮(zhèn)中村的圓融寺是一處宋金時期木構古建筑。
在此之前,高平中村圓融寺一直被登記為清代建筑,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甚至都不是普查點。前段時間,澤州中學教師和民間古建愛好者上報,稱考證高平中村圓融寺尚存金代木構建筑,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派出專家團隊,趕赴現(xiàn)場予以學術鑒定。
高平中村圓融寺,現(xiàn)存一進院落,其格局構成為:門殿,后殿(三間,已塌),后殿兩側東、西朵殿(各三間,東朵殿清乾隆時擴建為春秋樓,東、西朵殿均部分坍塌),東、西配殿(各五間,西配殿已不存)。
高平中村圓融寺現(xiàn)存最古老且最完整的建筑為門殿,其主要形制為:面闊小三間,進深六椽,廳堂造,四椽栿對乳栿用三柱,七等材,屋頂原為歇山頂,后改懸山頂。外檐斗栱上的琴面昂、橫栱抹斜等形制,符合晉東南金代中后期的時代特點。
經全面考察后,研究團隊發(fā)現(xiàn),高平中村圓融寺并非單純的金代建筑,其內部梁架仍存在北宋建筑構件。
綜合現(xiàn)場建筑形制與文獻史料判斷,高平中村圓融寺門殿應始建于北宋中后期,金代中后期進行了大規(guī)模改建,檐下斗栱被全部更換,但仍保留了部分宋代構架,其后明清重修時,屋頂瓦作被全面更換,屋頂形式亦由歇山改為懸山,并包砌四面磚墻。
新中國成立后,當?shù)厣a大隊將其用作糧庫,圓融寺門殿得以保存至今。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高平中村圓融寺門殿的發(fā)現(xiàn)和價值確認,不僅增添了一處珍貴的宋金木構古建筑遺存,更重要的是,其發(fā)現(xiàn)和價值確認過程,體現(xiàn)了當?shù)厝罕、社會力量、地方政府和學術機構的密切協(xi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