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后,相繼有大量古籍文獻入藏京師圖書館。1913年,當時的教育部撥給《古今圖書集成》共66箱;1917年,陜西送來碑林拓片445種,教育部轉來地方志154部、拓片708種;1922年接收《新元史》60本;1929年大連圖書館贈《永樂大典》2冊;1930年接收了梁啟超捐贈的130箱圖書碑帖和樣式雷家圓明園、三海等工程模型圖紙37箱等等。此外,京師圖書館還接收了故宮部分珍貴書畫,以及一些私人的捐贈和名人的遺贈,各類圖書、字畫、拓片、各地縣志等日聚增多,十幾年中先后開辟了廣化寺、國子監(jiān)南學、中南海居仁堂、北海公園、中央公園(中山公園)圖書閱覽所,以及宣武門內頭發(fā)胡同通俗圖書館、香爐營四條西口洋樓等多處分館藏書。但是,分館過多,分散收藏利少弊多,因此請求建設新圖書館的呼聲漸漸高漲。
1928年5月,京師圖書館改名為國立北平圖書館。1929年8月,國立北平圖書館與北平北海圖書館合并,仍稱為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址在中南海居仁堂,教育部聘蔡元培為館長,袁同禮為副館長。
文津樓
文津樓為當時國內最大圖書館
隨著京師圖書館的收藏不斷增多,暴露出的問題也著實不少。京師圖書館原址在廣化寺,地方狹小,交通偏僻,分館過多且偏小,館藏分散,讀者借閱圖書不便。于是,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決定撥款100萬銀元,與當時的教育部商議選新址籌建圖書館,定名“北京圖書館”,但實際使用的是“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名。
圖書館籌建委員會在北海公園霄云樓辦公,教育部決定把北海西南墻外御馬圈空地和養(yǎng)蜂夾道迤東公府操場兩塊土地合并,用于修建新圖書館。御馬圈屬官地,可無償撥用;公府操場旁駐有軍隊,平時士兵們要在操場訓練,因此不愿意撤走。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致函張學良,并撥付兩萬元給陸軍部,總算把公府操場那塊地給拿了過來。
圖書館籌建委員會公布了“北京圖書館征選建筑圖案條例”。提出新圖書館設計可以采用中國式或希臘式,必須適合現代圖書館的功能要求,且與周圍宮殿的環(huán)境協調。在征集期限內,先后收到圖書館設計樣式圖17份。1927年8月,經審查委員會評定,莫律蘭的中式建筑圖案中標,按征募條例聘莫律蘭為新館建筑工程師。
1931年新圖書館大樓竣工,定名文津樓。文津樓建筑仿清宮殿樓閣,與北海瓊島隔水相映。主樓為二層,配樓一層,樓間由平頂連廊連接,各樓均有地下層。主樓一層左右各有一報告廳、展覽廳,二層為閱覽室,后部是書庫,連接走廊兩側為辦公用房。在當年,文津樓可是國內藏書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現代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