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陽自古為三晉重地、歷史悠久,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歷史使得汾陽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儒家學說,道家學說,以及外來的佛教,構(gòu)成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三教鼎立的基本格局。南薰樓便是汾陽佛教代表建筑之一
南薰樓,位于汾陽南關(guān)村中心的南薰街(原大南關(guān)正街)與迎新街相交的十字路口之中。樓體以兩米多高的鐵柵欄圍護,其四周為環(huán)形柏油路繞行。
南薰樓
南薰,取“薰風南來”之意。薰風又稱巽風,指吹自東南方的和煦之風,應(yīng)兆人心和善,萬物茂盛。
南薰樓為單位正方形樓閣式,外觀有四檐,內(nèi)登為二層。四角挑檐掛風鈴,逐檐內(nèi)縮成雙疊,底檐與中下檐相近,頂檐與中上檐相接,之間皆為斗拱支撐。兩組雙檐間系閣樓,外露紅柱,內(nèi)列隔扇,有木欄圍護。樓底下為十字通暢過門市,紅柱林立;樓頂上為十字脊歇山式,構(gòu)造雄奇。
樓閣上懸掛有一塊橫匾、四塊豎匾、四副瓦聯(lián)。橫匾是古匾,懸于南面的第四層檐下正中,內(nèi)容為“光明四表”?瑫P力雄渾敦厚。四塊豎匾分別懸于第三層檐下的北南西東四方,皆書“南薰樓”三字,北為行書,師年笑書;南為楷體,景薇峰書;西為纂體,溫子俊書;東為隸書,王孟遒書。
南薰樓
四副瓦聯(lián)掛在樓下的外圍明柱上,北聯(lián):“風雨顛簸誰知留去存亡,春秋交替再現(xiàn)壯麗雄姿!睅熌晷。南聯(lián):“喜古跡重新辛酸都付白云云,愿宏圖大展歡樂盡隨南風來。”。西聯(lián):“四明樓佛光四射四面歡樂,四尊嚴恩佑四方四季平安。”溫子俊書。東聯(lián):“迎陽得月瑞氣滿樓,云蒸霞蔚降福汾州。”王孟遒書。
四豎匾及四瓦聯(lián)皆為金箔貼字。四豎匾系藍綠色斜邊,框以紅襯底,四瓦聯(lián)為黑襯底,北南為凸字,西東為凹字。
摟柱為紅色,樓檐以綠色琉璃筒瓦鑲圍灰筒瓦。樓頂?shù)氖旨辜案鏖艿男奔菇詾榫G黃相見的琉璃剎。十字脊的中心相交點上,聳立麒麟馱金色葫蘆琉璃雕像,上安避雷針。四端有昂首欲飛的黃色團龍吻獸。每條斜脊上安有小吻獸及站獸,每層樓檐上裝有斗拱,一、二、三層皆為二十四朵,第四層為十六朵,共八十八朵,一層與四層的斗拱較大。
南薰樓——汾陽唯一保留下來的一座古代閣樓
整座樓體修筑于0.6米高的青石明臺上。明臺長為12.5米,四邊的正中修有青石臺階四級,石階兩側(cè)為斜坡。明臺的四邊圍以石欄,欄柱高0.7米,欄壁高0.5米。每條邊上有石欄柱八根,共二十八根。柱頭上雕有木瓜、桃子、柿子等造型。欄壁的上端雕立體式如意云朵。
石明臺上,讓人驚嘆的是四根巨柱直上四層樓頂,每根的周徑為2米,可見當時選材之精準與難度。外圍列有十二根周徑1米的副柱,撐起檐廊部分。巨柱下的石鼓周徑為2.86米,副柱下的石鼓周徑為1.9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