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這一塊磚雕,窗戶的兩根支撐的小木棍,精細的300年歷經(jīng)風雨不倒不朽,在國內(nèi)獨一無二。
花戲樓的第三絕,就是這座戲樓上木雕部分。這座美輪美奐的戲臺,就是花戲樓了。它原名歌臺,建成于清康熙15年(公元1676年),晚于山門20年建成,上面鑲滿了木透雕,并飾以五顏六色的彩繪,艷麗奪目而得名花戲樓。
戲臺坐南朝北,正對大殿,正中懸掛“演古風今”四個大字,上場門、下場門上懸掛有“陽春”、“白雪”匾牌,戲臺外側(cè)楹聯(lián)一副,上聯(lián):“一曲陽春喚醒今古夢”,下聯(lián):“兩般面貌做盡忠奸情”,形象地道出了戲曲藝術的魅力。戲臺兩側(cè)的東、西看樓是供達官貴人、富商巨賈看戲的地方。
整個戲臺上共雕刻有十八出三國戲文故事,里里外外600多個人物,并且沒有用一根釘子,全部用木榫扣制而成,建筑及雕刻手法十分精湛。
我們來看面北的這幅“長坂坡”。畫面中間騎白馬揮劍持槍奮力廝殺的就是趙云,畫面左上角穿紅袍,手拿令箭的就是曹操。曹操看到趙云非常勇武,便下令休放冷箭,要活趙云,不要死子龍,方使趙云在千軍萬馬中得以沖出重圍,救出幼主阿斗。這幅木雕畫主要體現(xiàn)趙云的英勇及曹操的愛將惜才。戲臺兩側(cè)還有上方谷火燒司馬懿、空城計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娜龂鴳蛭,全都是用大楊木雕刻而成,并飾以五顏六色的彩繪,散發(fā)出猶如景泰藍般的色澤。
整個戲樓上的木雕大都是三國時期的經(jīng)典故事,有《千里走單騎》《陽平關》《空城計》《華容道義釋曹操》等,在戲臺前兩明柱蓮花座上為《八仙圖》。戲樓上面北“濮陽之戰(zhàn)”下左雀替為《朱洪武放!罚旌槲渲傅木褪侵煸,此圖刻著朱洪武騎在牛背上,帽被風吹落,他正雙手抓帽的場景。右雀替為《壽星圖》左邊刻著一只鹿,表示吉祥長壽如仙!伴L坂坡”下左雀替為《火燒琵琶精》故事出自《封神演義》。一座戲臺,就是一部三國。這樣精致的戲樓建筑,色彩、紋理、歷經(jīng)歲月,不改面目。
戲臺上的木雕除戲文和人物故事外,還有麒麟、白象、天祿、辟邪、獅子滾繡球、鳳凰、金衣公子等帶有美好寓意的木雕裝飾品。
除此之外,戲臺上還裝飾有色彩艷麗的彩繪作品,彩繪多集中于戲樓藻井和戲臺以及鐘鼓二樓,色彩絢爛,富麗堂皇。經(jīng)過三百多年的風吹日曬,戲臺頂藻井的九幅彩繪,分別是《龍鳳呈祥》《萬象更新》《麟吐玉書》《喜上眉梢》《招財進寶》《萬事如意》《福壽千秋》《鶴飛朝陽》《鹿芝獻壽》,都帶有非常美好的寓意,也表達了建造者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