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古代建筑來說,墻是最重要的構(gòu)成元素之一,承擔著不可替代的功能,同時還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凝聚著深厚的文化象征意義。
建筑中的墻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墻作為附屬于建筑物的局部構(gòu)件而存在,與屋頂、梁柱、門窗同列,其中位于正面者稱“檐墻”,位于窗下者稱“檻墻”,位于側(cè)面者稱“山墻”。另一類墻是與廳堂亭廊并列的一種獨立的建筑類型,以院墻、照壁、城墻等形式存在。
傳說上古時期的神農(nóng)、黃帝即開始修筑城墻,考古工作者在中國各地發(fā)現(xiàn)了新石器時期至商朝晚期的若干早期城址,大多數(shù)都有城墻、宮墻和院墻的遺跡。漢字中有一類“包圍”結(jié)構(gòu),從象形的角度看,“囗”就象是一圈封閉的墻,而例如“園”、“囿”、“國”、“圄”、“圈”這些與建筑空間有關的字,正說明它們從很早開始就是由墻圍合而成的。
漢字中的“壁”、“垣”、“堵”、“墉”等帶有“土”字邊的字都有墻的含義,可見早期的墻主要是土質(zhì)的。包括城墻在內(nèi),明代之前的墻大都只在局部用磚來包砌,其余大部分墻體用土夯筑而成,到了明朝,磚的產(chǎn)量極大提高,人們才大量地用磚來砌墻,但在很多貧困的鄉(xiāng)村,土墻仍是主流。
古代對于砌墻的手藝要求很高,一個合格的匠人至少要當三年的學徒才能出師。古代最講究的墻用琉璃磚砌成,只用于皇家建筑或重要的寺觀廟宇中,故宮、北海和頤和園都保存著不少琉璃磚墻的實物,金碧輝煌,高貴典雅。
古代戰(zhàn)爭中,一方依據(jù)高厚的城墻而長期堅守城池的例子并不鮮見。帝王宮殿中的重重圍墻也絕非是擺設。中國古代城市和宮殿的周圍不但有墻,而且一般都筑有較深的護城河或壕溝—有水者稱“池”,無水者稱“隍”。從防御的角度來說,這些河溝實際上是墻的變體。
很多豪門貴族的府邸和地主富商的宅院同樣砌筑了高高的院墻,以墻庇護的深宅大院都十分常見。城墻不但可以防御人的攻擊,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洪水的侵襲。除了防御,墻同時還具有圍合、分隔的作用。在墻和房屋的圍合下,形成了最具中國特色的院落布局。
在“男女授受不親”的古代社會,墻的隔絕作用同樣出于社會規(guī)范的需要,尤其是束縛女性的工具。足不出戶的女子很少脫離墻的限制,她們的閨閣和墻外是兩個世界。
在園林中,墻是最重要的造景手段之一。在蘇州園林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許多利用墻的穿插、開闔、引導、遮蔽、框景來營造獨具韻味的空間趣味的實例。墻上還可以作壁畫和雕刻,徽州、江南地區(qū)的磚雕尤為出色。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焙每吹牟恢故蔷抗に嚺c絕妙匠心,還有墻內(nèi)的滿庭春色,墻外的百態(tài)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