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古建筑群歷經滄桑,現存4座道教宮殿、2座宮殿遺址、2座道觀及大量神詞、巖廟。在布局、規(guī)制、風格、材料和工藝等方面都保存了原狀。建筑主體以宮觀為核心,主要宮觀建筑在內聚型盆地或山助臺地之上,庵堂神祠分布于宮觀附近地帶,自成體系,巖廟則占峰踞險,形成“五里一底十里宮,丹墻翠瓦望玲瓏”的巨大景觀。
在建筑藝術、建筑美學上達到了極為完美的境界,有著豐富的中國古代文化和科技內涵,是研究明初政治和中國宗教歷史以及古建筑的實物見證。
武當山古建筑群的前世今生
唐太宗貞觀年間(627-649年)敕建五龍祠。唐代宗大歷年間(766-779年)有“太乙”、“延昌”諸宮觀。唐昭宗(李曄)乾寧三年(895年)建神威武公廟。
宋真宗趙恒時(998-1022年),將“五龍祠”擴建為“五龍觀”,賜額為“五龍靈應之觀”。宣和年間(1119-1125)建紫霄宮。此外宋代還興建佑圣觀、王母宮、云霞觀等。
元初,道士汪真常、魯大宥、張守清等率徒眾修復五龍、紫霄、南巖諸廟。元世祖于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將五龍觀改為“五龍靈應宮”;延祐元年(1314年)賜額曰:“大天乙真慶萬壽宮”。后大建元武(即真武)殿。元代碑文稱“山列九宮八觀,而五龍居先”。包括九宮(五龍、南巖、紫霄、太和、王母、紫虛、紫極、延長、天宮);8觀(佑圣、元和、云霞、威烈、回龍、仁威、太玄、三清),還有許多較小觀、庵、祠、廟等,據不完全統(tǒng)計有70多處。元末多毀于火,僅存“天乙真慶宮”石殿、古銅殿、瓊臺石殿之遺址。
明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大修武當,永樂十年(1412年)道錄司右正一孫碧云受命勘測設計遇真宮、紫霄宮、五龍宮、南巖宮。永樂十七年(1419年)隆平候張信、駙馬都尉沐昕奉命創(chuàng)建紫云亭和紫金城。武當宮觀,從永樂十年七月動工,主體工程于永樂十七年完成,附屬工程于永樂二十一年完成。共建9宮9觀33處建筑群,大小為楹1800多間。
包括玉虛、紫霄、五龍、南巖、凈樂、太和、遇真、清微、朝天9宮,元和、回龍、太玄、復真、仁威、龍泉、威烈、八仙8觀,以及五龍行宮,福地、老姥2殿,黑虎、關王2廟,榔梅仙翁祠、雷神洞和隱仙、靈虛、玉虛、仙侶、滴水、妙化、太子、崇福、靈應等9巖廟共33個大建筑群和39座橋梁,12亭及70余華里的石級登山棧道等。后清徽宮、朝天宮塌廢,成化二年添建迎恩宮280間。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明世宗重修武當山宮觀,太和、南巖、紫霄、五龍、玉虛、遇真、迎恩、凈樂八大宮有房屋6266間。除將武當山原有廟觀全部修繕外,另新修“治世玄岳”石牌坊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