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四川都江堰因這兩處吸引了無數(shù)人來尋山訪水,求仁啟智。
世界文化遺產(chǎn)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南,是中國著名的道教名山,有天下幽之美譽(yù),是我國道教發(fā)源地之一。相傳東漢張道陵(后稱張?zhí)鞄煟┰诖诵逕,道教稱此山為“第五洞天”。全山樹木蔥茂,青翠滿目,鳴泉飛瀑,清冷怡人。山中有8大洞、72小洞,道家宮觀,遍布其間,由下而上,建福宮、天師洞、祖師殿、上清宮等。2013年3月,國務(wù)院公布青城山古建筑群為全國第七批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
而都江堰是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在都江堰建成以前,岷江江水常泛濫成災(zāi)。公元前256年,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兒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經(jīng)驗,率領(lǐng)當(dāng)?shù)厝嗣衽d建水利工程。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成為“天府之國”,這項工程直到今天還在發(fā)揮著作用,被稱為“活的水利博物館”。
四川青城山古建筑群
青城山古建筑群的特色建筑
青城山古建筑群依山乘勢,不拘不羈;亭臺軒榭、石橋古道多就地取材不加雕琢,與山水完美融合。隨處可見的楹聯(lián)匾額、書畫題詞和詩文碑刻,以及優(yōu)美的神話傳說,更是點(diǎn)景抒情,為這座名山增添了濃郁的詩情畫意。這里的很多雕刻也都不拘一格,別有生氣,令人眼前一亮。
詩圣杜甫來到青城山就寫下了“自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為愛丈人山,丹梯近幽意”的佳句。這一抹千年才思積淀下的人文氣息,正是青城山最美的色彩。
天師洞(常道觀)
天師洞始建于隋大業(yè)年間(605年-618年),名延慶觀;唐代改常道觀,宋稱昭慶觀,清代始用今名。因傳說東漢張陵在觀后的洞窟結(jié)茅傳道,故俗稱天師洞,F(xiàn)存建筑主要系清光緒及民國年間重建,占地面積8132.5平方米,建筑面積5749平方米。天師洞背靠一面絕壁,其它三面均為深壑,建筑群坐西向東,不強(qiáng)調(diào)中軸線,依地勢和使用功能在總體上分為四個區(qū)域,在縱向和橫向布置成十多個大小不等、形狀各異、氣氛有別的院落,由曲折環(huán)繞的石道連接成一座完整的古建筑群。
三清大殿供奉三清神像,殿后石壁刻有青城山108景圖。再后為供奉軒轅黃帝的黃帝祠,祠右三皇殿,有背刻“唐開元十一年”銘文的伏羲、神農(nóng)、軒轅石像各一尊,神座前有開元十二年(724年)唐玄宗解決青城山佛道爭端的敕詔書碑《大唐開元神武皇帝書碑》。黃帝祠后為倚崖而建、別具一格的天師殿。
天師洞景色、建筑、文物為全山之冠,歷代名人書畫、碑刻、匾聯(lián)數(shù)以百計,四面古木參天,掩映著降魔石、六時泉、洗心池、擲筆槽、上天梯、聽寒亭等古跡,多條山路在此匯合。天師洞古建筑群的結(jié)構(gòu)形制神殿為混合式木梁架(主殿為木石混用)、歇山頂,廂房及其它功能建筑為穿斗式木梁架、懸山頂,均為小青瓦屋。建筑材料采用本地常見的木、石、磚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