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開間和進深
古代建筑主要是木結構為主,四根柱子圍成的一個空間稱為一個開間,這是古代建筑空間的基本單元。
嚴格上來區(qū)分,建筑迎面的間數(shù)稱為開間,縱深方向的間數(shù)稱為進深。
毋庸置疑,開間、進深越多,建筑等級越高。
古代建筑開間、進深數(shù)量以奇數(shù)數(shù)列遞增來體現(xiàn)建筑等級。
普通老百姓的建筑多為一到三開間,而紫禁城太和殿可以達到十一開間。
太和殿
午門
你可以拿出你身邊的紙幣或硬幣,仔細觀察上面的國徽圖案,會發(fā)現(xiàn)天安門城樓是九開間。故宮中軸線上的建筑保和殿、交泰殿是三開間三進深,坤寧宮為九開間三進深,除此之外是九開間,五進深,以體現(xiàn)皇帝是“九五之尊”。
太和殿結構圖
而太和殿為何是十一開間?仔細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兩邊的兩個小開間,太和殿在明朝時叫做奉天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李自成進京后被毀,清康熙八年重建時改為十一間。據(jù)說是當時找不到上好的夠長度的金絲楠木,建成九間的話木材的跨度不夠,只好改成了十一間,以縮短跨度。
岱廟天貺殿
在紫禁城外我們也能看到九開間的建筑,如曲阜孔廟的大成殿、泰安岱廟的天貺殿,中岳廟的峻極殿……這些建筑雖然遠離京城,但都曾是皇帝祭祀封禪的場所,所以都是古代建筑的頂級配置。
2、門釘
古代建筑的大門多為木板制成,門釘最早是起到連接加固木板的作用,逐漸演化為等級的象征。
清代時規(guī)定,皇宮建筑的大門用紅門金釘,以下王族官吏根據(jù)級別高低分別用綠門、黑門,用銅釘、鐵釘。
故宮東華門
門釘?shù)臄?shù)量也有等級的規(guī)定,皇宮大門為九路九排共八十一枚,故宮的南門午門,北門神武門,東門西華門都是九乘九的配置,唯獨東華門是八路九排門釘。在古代,奇數(shù)被認為是陽數(shù),而偶數(shù)被稱為陰數(shù),東華門在古代多為皇帝出殯所走大門,所以采用九乘八的門釘配置。
“親王府制,正門五間,門釘縱九橫七”
“世子府制,正門五間,門釘減親王七之二”
“郡王、貝勒、貝子、鎮(zhèn)國公、輔國公與世子府同”
“公門釘縱橫皆七,侯以下至男遞減至五五,均以鐵。”
3、彩畫
古代建筑的梁枋上都繪制有色彩鮮明的裝飾圖案,以達到富麗堂皇的裝飾效果,同時顯示出建筑主人的身份地位。
明清時期的彩畫主要分為三類:
一是和璽彩畫,這是最高級彩畫,特點是大面積使用瀝粉貼金,花紋絢麗,象征皇權的龍鳳紋樣占據(jù)主導地位,故宮重要建筑以及內(nèi)廷皇后居住的等級較高的宮殿,如三大殿和乾清宮、交泰殿。
二是旋子彩畫,特點是主要畫面用兩層書名號《》似的圖形括起,兩端用旋花圖案裝飾。括線層級視建筑物的等級高低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