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名人故居到普通大雜院,不少不可移動類文物因為普通人的入住獲得生氣,同時也迎來文物保護上的挑戰(zhàn)。近日,記者從北京西城區(qū)獲悉,西城本月啟動了對15處直管公房類文物的騰退工作,明年將再啟動15處文物騰退。到2020年,這些經(jīng)過修繕的文物將向社會敞開大門,以新面貌亮相。
近日,記者從西城區(qū)一年一度的名城年會上獲悉,本月初,西城區(qū)15處直管公房類文物張貼騰退公告,正式啟動騰退。
這些文物包括瀏陽會館(譚嗣同故居)、晉江會館(林海音故居)、安徽會館、宜興會館、云南新館、梅蘭芳祖居、梁詩正舊居、華康里、三清觀、珠寶市路西商店、大柵欄西街路西商店、聚順和棧南貨老店、梨園公會、云吉班、錢市胡同等市級和區(qū)級文保單位,涉及460余戶居民。
西城區(qū)文化委員會主任孫勁松表示,自從騰退公告張貼兩周以來,整體騰退進度接近50%,個別項目已達到90%。
林海音故居“已騰空”
位于南柳巷40號和42號的林海音故居,居民已基本搬走。
從宣武門地鐵站出來,走上10來分鐘,就能在南柳巷中找到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故居。青磚灰瓦,大紅木門,木門左右兩側(cè),分別掛著兩塊簡介,透露出此地不同的身份——“晉江會館(林海音故居),建于清代,為福建晉江會館舊址,林海音于20世紀(jì)30年代隨其母在院內(nèi)北房居住……”
在木門上貼著一張白紙,寫著“民居勿入”,顯示此地早已成為普通居民的住所,且曾有游客慕名而來。
“都是住的老北京人,七八十歲的老太太都有,前幾天走了,去豐臺、大興,好幾個地方!庇浾唏v足門外時,一位住在南柳巷的居民邊說邊推開院門,示意記者進去參觀:“進去看看吧,沒人了,沒事兒!
此時正值中午,但院落中空無一人,幾乎所有房間都掛上了銅鎖。和普通大雜院一樣,院落中除了原有房子,中部也搭建著大大小小的臨建,一間一平米左右的小房子中,掛著一個落滿油漬的排氣扇,一旁放著的胡椒粉、五香粉空瓶,顯示出這里曾被用作廚房。
在院落中央,8張公告靜靜地貼在墻上。公告顯示,晉江會館的騰退獎勵期從12月4日至明年1月12日,共40天。在此期間騰退的居民將可獲得提前搬遷獎和工程配合獎等獎勵,定向安置房源位于豐臺、大興、房山和昌平。落款時間為本月初。
在院落深處,幾間窗子沒有拉上窗簾,可以見到里面放著鐵床和簡單家具,掛著兩三件貼身衣物。附近居民介紹,這些屋子被暫時用作保安的住處。
在院內(nèi),兩棵粗壯的老槐樹靜靜佇立。冬天,槐樹的葉子已經(jīng)掉光,一位今年上半年前往此處參觀的市民回憶,當(dāng)時枝繁葉茂,槐花飄香,整個院子都被籠罩在綠色的樹傘下,美麗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