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村落大多擁有良好的自然環(huán)境,遺存大量文物古跡,蘊含獨特的地域鄉(xiāng)土文化,具有優(yōu)越的文化價值和研究價值。隨著新鄉(xiāng)村建設的加快,村落及村落文化正在大規(guī)模被“建設性破壞”,保護村落及村落歷史文化則意義重大。本文以高椅村的歷史文化保護為例,通過尋求該地文化的繼承與發(fā)展,為湖南古村落歷史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研究提供借鑒。
高椅村獨特的地域文化特點
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
高椅村由硬強沖、上莊、高椅團(它包含長安債、天堂寨、石榴寨、上寨和下寨5個寨子)、文古沖和腳沖五個自然村落組成。它東臨嶺頭村,南界三洲、唐舟村,西接若水鎮(zhèn)的八守村,北連若水鎮(zhèn)的望東村!八纳揭凰笔撬幕镜孛蔡卣鳌
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資源
建筑布局文化:即其八卦村的房舍與道路規(guī)劃。家家相連、道路穿屋而過、村莊整體呈五瓣桃花狀,每家每戶種植桃李、袖子樹。
水利營建文化:該村有48個水塘、48口井、一水貫通入巫水的排水系統(tǒng),村民借助此系統(tǒng)免受水患。
清康自守文化:即該村對清官的推崇。該村楊姓村民居多,自稱為漢時以清廉傳世的“關西孔子”楊震后裔。村里風俗,清官致仕返村,如家無余財,則由村民騰屋供其居住,而其子弟則由族人集資送入學堂。因此高椅村歷史上無貪官。
耕讀傳家文化:即重視農(nóng)耕和教育的文化。高椅村自稱為大儒之后,離高廟(傳說中的炎帝故里)僅48公里,連山又即起源于此,農(nóng)耕文化的底蘊深厚;村民歷來注重子女教育,該村解放初有5個學館,甚至包括一女學館和一個武學館;并有一個創(chuàng)辦于1940年的新學堂。該村成才者眾,以偏遠之地,出了3個進士、10多個舉人、50多個秀才;民國會同縣出了8個大學生,高椅村就有四個;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大學生也有200多個。對于湘西南的偏僻山區(qū),這是十分罕見的。
重商守儒文化:高椅村接近洪江商城,村民長久以來以木材貿(mào)易為生,洪江商城運營的商戶大半來自高椅村。解放初該村地主占80%,屬“共同富!钡牡浞丁.?shù)馗辉U叨寄苌拼钁艉突镉,并興力、義學、救助貧寒,貧富差距下大,沒有明顯矛盾。
侗漢和合習俗文化:有少部分侗文化習俗流傳下來,與漢文化相融合。如“抬人會”“合攏宴”和四月八釀酒、喂牛等牛崇拜的習俗等,又如至今堅持的每晚打更、除夕夜的關門炮和年初一的開門炮、鼓勵勤奮的大年初一搶頭擔水,臘月打糍粑小孩上臘板唱歌的特殊習俗等。儺戲延續(xù)至今,人們?nèi)匀槐A粽垉畱虻膫鹘y(tǒng)。如今,佛教、道教的神靈同祀,各安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