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棟老宅子位于金菊巷一號,據(jù)趙先生介紹已經(jīng)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早在2001年,趙先生就從這里搬了出去,“那時候,這棟房子就基本不能住了,孩子擔心我住著出危險,把我接走了!弊阅侵笥纸(jīng)歷了14年風風雨雨,這棟老宅子已經(jīng)成了一棟“危房”,墻皮脫落、墻體傾斜、房梁不穩(wěn)、屋頂也有部分坍塌,打開掉了兩塊玻璃的木門,屋里被各種廢棄不用的舊家具堆滿,顯得雜亂不堪。
記者注意到,在一進大門的墻上甚至還貼著“此處危險,注意安全”的警示標語。趙先生說,這是街道辦事處給貼上的。
自從這棟老宅子被評上濟南市文物保護單位,趙先生就為怎么處置它犯了愁!斑@房子破敗成這樣,早已經(jīng)沒人住,而且在這也是個危險,誰也不知道哪天就突然倒下了。”趙先生說,每逢夏天刮風下雨的時候,他總是提心吊膽,生怕發(fā)生意外。
于是,趙先生就琢磨著能否在原址上重建一棟屋子。但是這個計劃很快被文物局否決了,稱這是文物保護單位,不能拆,只能修。根據(jù)《濟南市文物保護規(guī)定》 第十四條的規(guī)定,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由所有人負責依法修繕、保養(yǎng),這修繕費用需要趙先生個人承擔。趙先生也合計過,修繕老宅子可能要花二三十萬,拆了重建只需要十二萬,“修的話得多花一倍的錢呢。”
在修繕或重建這個問題上,趙先生和有關部門有了分歧。
去年記者曾經(jīng)采訪過類似案例,距離金菊巷一號趙先生的老宅子不遠,位于雙忠祠街的吳家公館也面臨著坍塌的風險。當是吳家公館三根頂梁柱折了倆,剩下的一根也嚴重腐蝕,只能暫時用千斤頂扛住。后來經(jīng)過媒體報道,吳家公館的耿先生和有關部門多次溝通協(xié)調(diào),最終雙方同意共同出資對吳家公館進行了修繕,趙先生也希望能和有關部門協(xié)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