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各國如何保護古建?西班牙:不能隨意拆一堵墻
來源: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作者:佚名 更新于:2015-8-6 閱讀:
西班牙
不能隨意拆一堵墻
在西班牙,要拆除一堵圍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隨便一堵稍有年頭的圍墻都被認為有歷史價值,是歷史的見證人,會受到法律保護,不經(jīng)過市政府護墻機構的認可不得拆除。
如要拆除具有七八十年以上歷史的建筑,政府都要求將沿街的圍墻原封不動地留下。圍墻破損了可以修補,但不能拆除,因為每一堵墻都有價值,都有故事,都是歷史。拆房留墻,不僅導致工程難度增大、造價高出1/3,還導致西班牙的“護墻機械”大受歡迎。
在西班牙,最艱難的工程是改造斗牛場。西班牙已經(jīng)立法廢除在加泰羅尼亞境內進行斗牛表演,政府決定將斗牛場改造成商業(yè)中心,但是斗牛場的外墻依然保持原來風貌。光是設計和制造斗牛場的護墻架就花去了一年的時間,F(xiàn)在的斗牛場商業(yè)中心外墻還保留著原先斗牛場的特征,而里面已經(jīng)完全現(xiàn)代化,有立體走廊、縱橫交錯的電梯,頂端還有觀光平臺。
法國
摸家底“大到教堂小至湯匙”
很多人在看過巴黎的古建筑及其周圍環(huán)境后,都會對這里的建筑贊不絕口。巴黎市將新老城區(qū)分開,用凱旋門作為新老城區(qū)的分界線,一邊作為老城區(qū),不允許現(xiàn)代建筑踏足,另一邊是高度發(fā)達的現(xiàn)代文明。曾有巴黎人這樣自豪地說過,如果他們古代的祖先再回到巴黎,依然可以找到回家的路,可見巴黎的古建筑和古城的保護多么到位。
1964年,法國對“大到教堂,小至湯匙”的文化遺產(chǎn)進行總量調查。普查不僅加強了國民對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意識,也有利于國家掌握“遺產(chǎn)家底”,還有利于對本土文化的研究。
經(jīng)過普查,大約有4萬處歷史古跡受到保護。其中約一半為私有財產(chǎn),它們也可以享受國家資助。如果是被列為建筑保護單位的建筑,其修繕費的50%由國家提供;如果是在建筑遺產(chǎn)清查單上注冊備案的建筑,其修繕費的15%由國家提供。法國每年平均用于歷史古跡修繕的預算達3.05億歐元。
波蘭
文保與保護主權并列
二戰(zhàn)末期,波蘭首都華沙85%以上的建筑被毀,老城內一片焦土,古建筑蕩然無存。戰(zhàn)后,波蘭人決定按照戰(zhàn)前測繪并完整保存下來的建筑資料,重建華沙老城,同時興建新城。此后10年,波蘭人用舉世聞名的“華沙速度”,重建和修復了老城內900多座古建筑。
波蘭憲法中有兩項條款涉及文物保護的內容,分別位列憲法的第五和第六條,把保護文物放在與保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保障公民自由和人身安全的同一個條款中。
除政府文化和民族遺產(chǎn)部外,波蘭還另設省縣(市)文物保護局獨立執(zhí)法,城市規(guī)劃和新建建筑只要涉及古建或文物,首先要通過文物保護局的審批,該機構擁有一票否決的絕對權力。此外,波蘭各級文物保護機構管理權限范圍很大,根據(jù)法律,目前波蘭國土面積約30%屬文物保護范圍。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