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 顯忠祠思古
來源:和訊網(wǎng) 作者:佚名 更新于:2015-6-11 閱讀:
聞名中外的顯忠祠遺址,位于懷來縣土木鎮(zhèn)土木村內(nèi)。去年冬天,筆者來此瞻仰了這一綿延了565年的敕建祠堂。
史書記載,明英宗平日里對宦官王振言聽計從,正統(tǒng)十四年(1449年),王振不顧王直等朝臣反對,鼓動英宗朱祁鎮(zhèn)御駕親征屢犯邊境的蒙古族瓦剌部落。由于準備倉促,途中軍糧不繼,軍心不穩(wěn),導致大敗。大軍撤退,行至土木堡,被瓦剌軍隊追上,明軍被團團圍住,兩軍會戰(zhàn),50萬明軍全軍覆沒,王振被護衛(wèi)將軍樊忠用錘打死,明英宗則被瓦剌軍俘虜。近百名朝廷重臣為國捐軀。史稱“土木之變”,亦稱“土木堡之變”。
景泰元年(1450年),明代宗為祭祀“土木之變”中為國殉難的近百名朝廷重臣和50萬大軍英魂,修建顯忠祠。當時,祠內(nèi)建有大殿五間,抱廈三間,石碑一塊(記有死難重臣名單),立有66塊為國捐軀的重臣神位。祭祀殉難諸臣,撫恤安慰英魂,使其流芳百世。天順八年(1464年),朱祁鎮(zhèn)的兒子朱見深即位,稱憲宗,皇帝降旨命懷來守備重修顯忠祠。祠成之日,憲宗親自撰寫碑文,題寫祠匾,又立碑一塊,給殉國忠臣追贈謚號。明隆慶三年(1569年)曾對顯忠祠進行整建。萬歷九年(1581年),懷隆兵備道胡恩伸主持重修,撰寫碑文,以予流芳。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古北口道臺徐炯主持重修,撰寫碑文,說明殉國忠臣牌位損失之因。乾隆年間,齊汪(土木之變殉國忠臣)的七世孫齊召南,系著名史地學家書法家,整修顯忠祠。明清兩朝每年在(清明、中元、十月初一)三次公祭時,皇帝或禮部都派遣官員來祠祭奠。
顯忠祠原來占地面積3150平方米(合4.7畝),南北長70米,分兩層院落,有兩座山門,第一座山門面北向南,高出地面1.5米,上方懸掛“顯忠祠”金字大匾,是明憲宗御筆,大門兩側(cè)有木制楹聯(lián),“一代忠真光俎豆,千秋氣節(jié)壯山河”。進入第一道山門后,有40米長的甬道達第二道山門,有一正門和兩個側(cè)門,正門只在三次公祭時開放,平時走東西側(cè)門,山門上方匾額為“大節(jié)凜然”,兩側(cè)木制楹聯(lián)為“隆千秋事典,表一代忠良”;進入第二道山門,正面大殿三間,配殿兩間,東西廂房6間,正殿楹聯(lián)是“故老尚余哀,兵潰不堪論往事;諸公應自慰,君存何必問微軀”。
歷經(jīng)滄桑歲月,顯忠祠曾經(jīng)倒塌過,還曾遭火災危害,竟奇跡般地保存下來,實屬不易,F(xiàn)僅存正殿三間,石碑數(shù)塊。
2004年,土木村為了保護歷史文物,投資4.5萬元,歷時一個半月時間,進行了顯忠祠的修復工作。修復后的顯忠祠僅有一個小院。東西寬也就僅有十幾米,南北長也僅有二十幾米,兩邊的廂房沒有了,東西配房也變小了許多,并部分遮擋了祠堂的視野。顯忠祠的現(xiàn)狀是瓦破房漏,墻體嚴重傾斜開裂,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鑒于它的厚重歷史價值,2005年,土木村村委會又新立起功德碑與土木之變憑吊碑,辟為愛國主義教育陣地。
12
上篇:
下篇: